 |
第6號染色體短臂22(6p22)與臨床侵襲性的神經母細胞瘤的關聯性
971009 |
 |
血管內皮生長因子抑制與腎臟血栓性微血管病變的關聯性970620 |
 |
Cetuximab引起的過敏性反應與「對Galactose-α-1,3-Galactose具特異性的IgE抗體」相關970523 |
 |
腫瘤科醫師與末期癌症病患間的情緒面溝通970425 |
 |
Eltrombopag做為慢性原發性血小板低下性紫斑症的治療970328 |
 |
病人對癌症研究的臨床試驗中其財務上的利益衝突的看法960817 |
 |
GM-CSF(顆粒單核球群落刺激生長因子)自體抗體與肺泡蛋白質沉著症病患嗜中性白血球功能異常的關聯性960803 |
 |
Hydroxyurea與Anagrelide使用在高危險群的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病患之比較950106 |
 |
比較治療惡性高血鈣症的效果,
Zoicdronic Acid 比Pamidronate優越 |
 |
第1期腫瘤科臨床試驗的風險與助益,1991至2002年統計940715 |
 |
單純性紅血球的再生障礙性貧血及Epoetin療法940107 |
 |
兒科腫瘤病患使用Anthracycline的長期存活者可使用Enalapril預防心臟功能變差930730 |
 |
對於急性細支氣管炎的嬰兒使用支氣管擴張劑的
臨床試驗:多中心、隨機、雙盲試驗920725 |
 |
LMWH與Coumarin使用在癌症病患預防反覆性靜脈血管栓塞的臨床試驗比較920725 |
 |
罹患進行性癌症的病患服用抗憂鬱劑fluoxetine對生活品質改善的研究──Hoosier腫瘤小組920627 |
 |
導致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的一種新型冠狀病毒920606 |
 |
香港嚴重急性呼吸道症侯群大流行的臨床報告920530 |
 |
過重、肥胖與癌症死亡的關聯性─
美國成人族群的前瞻性世代分析920530 |
 |
Imatinib對原發性嗜伊紅性白血球增多症候群的治療目標:
由PDGFRA與FIP1L1基因融合而造成的酪胺酸活化酵素920425 |
 |
癌症病人的焦慮症:它們的本質、關連、與生活品質的關係910816 |
 |
Thalidomide抑制血管新生的作用必須經由代謝活化,此種過程具有種族特異性910726 |
 |
抗癌藥Oxaliplatin引起的急性週邊神經過度興奮910705 |
 |
甲型干擾素在惡性黑色素瘤的治療角色仍未有定論910524 |
 |
病毒引起對於p-53活動功能缺損細胞的毒殺行為910503 |
 |
微量殘餘腫瘤檢驗可以對成人ALL患者提供獨立性的預測910405 |
 |
從有轉移癌症的病人身上取得的樹突細胞(dendritic
cell)注入腫瘤後的反應900706 |
 |
COX-2在人類肺部、大腸以及乳房腫瘤的表現情況900615 |
 |
在霍奇金氏病上的艾普司坦-巴氏病毒感染效應對化學治療的反應及存活期
|
 |
以PCR法偵測CML的殘留病況,是否可據以做臨床決策
(080399)
|
 |
顆粒細胞刺激因子(G-CSF)在周邊血液幹細胞的趨動上的記量依賴效應--對於第一次以化療加上顆粒細胞刺激因子促進流通失敗的病人
(022699)
|
 |
固體惡性腫瘤相關之血栓性疾病:回溯性分析
(101098)
|
 |
以低分子量肝素治療Trousseau's徵候群
|
 |
第三十五屆美國臨床腫瘤學會年會報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