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d image cap
乳癌

是台灣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106年新發生的總人數也已達到將近1萬4千人,較20年前增加一倍以上,而第一期的治癒率可高達95%,因此早期發現乳癌成為攸關防治重要課題。國健署針對45-69歲補助每2年1次乳房X光攝影檢查,以即早發現及治療,降低乳癌對生命的威脅。

看乳癌Q&A
Card image cap
膀胱癌

膀胱癌為泌尿系統常見的腫瘤之一,僅次於攝護腺癌。其中淺在型佔75~80%,其餘則為侵犯型。目前所知抽菸是最重要的致病因子,以及從事化學染料、橡膠、石油、皮革及印刷等工作,都須特別留意,儘量減少暴露在危險因子中。

看膀胱癌Q&A
Card image cap
肺癌

是台灣癌症死亡率的第一名,是個不可忽視的健康殺手,而免疫治療是一大邁進,透過一些基因檢測,找出目前最適合每一個病人的治療方式,為肺癌治療帶來新的里程碑,已逐漸變成未來的趨勢。因此整理分類一些大眾常碰到關於肺癌的一些疑難問題。

看肺癌Q&A
Card image cap
腎臟癌

是可怕的隱形殺手,早期症狀不明顯,常因體檢時意外發現。初期腎臟癌經手術,存活率可達90%以上。然而,約三成患者在確診時已是晚期,其治療反應率只有10%-15%,且伴隨嚴重的副作用,毒性相當大,中位存活期不到一年。 所幸,隨著對腎細胞癌的發病機轉的瞭解,發展出許多新的標靶藥物。

看腎臟癌Q&A
Card image cap
大腸直腸癌

隨著生活型態改變,106年新增16408個案,發生率已連續12年第1,早期五年存活率逾9成。國健署免費提供50至未滿75歲民眾,每2年1次糞便潛血檢查,研究顯示可有降低死亡風險達35%,除了癌篩,更重要的養成健康生活及飲食習慣,才是預防之道。

看大腸直腸癌Q&A
Card image cap
攝護腺癌

在男性是很常見的癌症,長年來在西方國家主要死因第一位;在亞洲發生率逐年增加,而在台灣男性十大癌症發生率第五位。主要的因素飲食西化及環境污染的影響,以及壽命的延長,攝護腺癌對於男性的威脅都會逐漸向西方國家看齊,不得不被重視。

看攝護腺癌Q&A
Card image cap
胃癌

是台灣常見癌症之一,根據台灣癌登的資料顯示,胃癌的發病率逐年降低,但在十大癌症死因中的排名仍維持在第七名。隨著內視鏡檢查的普及、科技的進步,期盼藉由早期發現,提升胃癌的預後,讓病人獲得更好的生活品質。

看胃癌Q&A
Card image cap
淋巴瘤

淋巴細胞是身體免疫系統中重要的一份子,當淋巴癌化後變成癌症,稱之惡性淋巴瘤。常見的症狀是觸摸得到的淋巴結節或腫塊、食慾不振、倦怠、發燒、夜間盜汗及體重減輕等。然而在治療的進步之下,有超過一半的病患可以完全治癒,因此以積極的態度來治療,以達到最佳的預後。

看淋巴瘤Q&A
Card image cap
肝癌

長年都高居台灣癌症死因的前兩名,因此肝病被稱為國病。早期肝癌接受治療,有機會達到長期存活,但有賴於肝癌篩檢,才能早期診斷及治療。晚期肝癌的預後不佳,而標靶或免疫療法近來有很大的突破,期待為病患選擇最合適的療法!

看肝癌Q&A
Card image cap
口腔癌

口腔鱗狀細胞癌在早期發現時存活率可高達90%以上,大多是從口腔癌前病變發展而來,包括白斑、紅斑、吸菸/雪茄的腭部病變、口腔扁平苔蘚、黏膜下纖維化等。正視口腔癌前病變,戒除不良習慣,如抽菸、飲酒、嚼檳榔等,可以遠離口腔癌的威脅!

看口腔癌Q&A
Card image cap
口咽癌、下咽癌

依據國健署資料顯示,口咽癌經積極治療下, 1~3期的五年存活率皆超過50%。口咽癌患者的5年總生存率為65%。而早期診斷與治療,是決定口咽癌及下咽癌治療結果及保存咽喉機能的最重要因素。

看口咽癌、下咽癌Q&A
Card image cap
食道癌

根據台灣癌登資料,每年約有3000名新個案、約1800人死於食道癌,佔十大癌症發生率第6位、死因第5位。其危險因子包括吸菸、檳榔和過量飲酒;過度食用高溫、醃燻燒烤、醃漬等食物等。專家建議須避免危險因子,以及目前治療主流是『多專科團隊治療』,由多專科共同討論決定治療計畫。

看食道癌Q&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