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會與雜誌 | 抗癌資訊 | 會員註冊 | 病友園地 | 醫療顧問 | 諮詢服務 | 相關網站 | 線上捐款 | 最新消息


抗新血管生成是新的治癌療法嗎?

Anitiangiogenesis: A New Anticancer Therapy?

Maria L. Gaiso, PhD, Medscape, Inc., NY.

新血管生成(angiogenesis neovascularization)本是正常的生理機制之一,它發生於胚胎發生、月經、組織修復的時候,在正常的組織中,新血管生成是受到控制且短期存在的,大約只維持一到兩個禮拜;病理性的新血管生成則在癌症、風濕性關節炎、慢性發炎等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

大家都知道原發性癌( in situ carcinoma )常達到一個穩定的狀態,便不會再變大或惡化,這是因為癌細胞大量堆積時,附近的血管無法提供足夠的養分及氧氣所致;但如果有過剩的血管新生因子(angiogenic factors ) ,不管是從癌細胞或正常的細胞( Macropahge)來的,都會導致腫瘤的成長及擴散,由此可知一個癌的生長快慢取決於有多少誘發新血管的能力。

亦即,前血管新生信號( proangiogenic signal)會和在內皮細胞的接受器作用,刺激內皮細胞分泌蛋白質酵素(protease),使基底膜溶解,這樣會造成內皮細胞向四周移動,最後,增生的內皮細包會製造出一些基底膜的組成部分( Ⅳ collagen),結果新的血管就產生了。

FidlerEllis發現癌細胞附近的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越高,它越有機會轉移至全身循環,其預後也越差,所以可以推測血管新生不只讓局部的癌變大,它還會幫助其往外轉移。

如果我們能打壓這些信號,比方說減少會刺激信號產生的因子、抑制內皮細胞的成長及移動、及抑制血管基底膜的變化,就能達到抗血管新生療法的目的。於是在1971年,Judah Folkman 首度提出抗新血管生成是新的治癌療法之理論。

在設計一個抗新生血管的因子時,應考慮下列的條件:<> 只抑制病理性的,而不抑制正常生理性的血管新生。<> 能被運送到目的地且有足夠的時間發生功用。 <> 能對付不同類型的癌症。

癌細胞會產生過多的血管新生調節因子,但只有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bFGF) 扮演著確切的角色,。而在血管新生因子大量製造的同時,一些抑制血管新生的因子,例如thrombospondin-1 (TSP-1) endostatin angiostain也會向下調節。

(1) VEGF在正常的生理狀況下,被限定只能分布於有其接受器(Flt-1Flt-1/KDR)的內皮細胞,大部分的固態癌細胞都會過度表現VEGF基因,尤以VEGF 121VEGF 165最多;缺氧往往是促使VEGF表現的關鍵。研究已知VEGF和淋巴瘤、腦脊髓膜瘤、胃癌、大腸癌、卵巢癌等有關。Paley和他的同仁發現在早期卵巢癌的病人中,如果VEGF升高,則其預後通常較差;Takigawa 則發現肺癌病人中的血清中,有較高VEGFKim和他的同事則藉由老鼠的活體實驗,證實抑制VEGF可壓抑腫瘤的成長; Eppenberger 和其同事更指出,VEGF是評估病程的參數中,最重要的血管新生因子。

(2) bFGF,又名FGF2,是分布最廣的生長因子之一,它被表現於乳癌、肝癌、胃十二指腸癌等;Hori和他的同事在老鼠的活體實驗中,發現抑制bFGF可壓抑腫瘤的成長,組織學的觀察也證實了這個發現。

(3) TSP-1是一種會和heparin連結的醣蛋白質,它位在血小板及細胞外的基質,Guo和它的工作夥伴發現TSP-1可以直接抑制黑瘤的增生。

抗新生血管療法不像其他的抗癌療法能殺死癌細胞,它只能預防癌細胞不要長大;但它也有長處:由於內皮細胞不像癌細胞,會有突變的傾向,所以抗新生血管療法不必擔心產生抗藥性;此療法的目標可縮小在腫瘤的發生處,所以能避免影響正常的血管新生作用,不會有全身系統的毒性。抗新生血管療法如果再合併一些化學療法,將更能加強其療效及延長存活率。

近來常有媒體提到抗新生血管療法,並引起一般民眾的興趣,作者認為可以樂觀地期待,但要知道現在不但有一些機制未明瞭,用在人體的副作用及效果也不清楚,談到藥物的上市仍是太早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