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因惑癌症侵襲人類問題嚴重,國人對癌症知識缺乏,人人談癌色變,不敢談癌,不想認識癌,避之唯恐不及,有關癌症的研究和報導不夠深入,本人經研閱各基金會、報章、雜誌後仍有下列問題無法得到答案,貴醫師乃是專家名醫,煩請以書面回答下列疑問為何:

  1. 手冊稱:「癌症的治療越早,癌細胞的轉移性越小,可選擇的治療方法越多,根除機會越大。」那麼子宮頸癌IB期的病患應怎麼治療才算正確?只開刀不輔以放射治療或化學治療安全嗎?
  2. IB期的病患經開刀後發現鼠蹊部疼痛,後來腫很大是否是經由淋巴腺轉移到鼠蹊部?在此情況下應如何處理才是安全的?
  3. 上揭病患開刀時醫生在其體內留下許多HEMOCLIP鐵片夾有必要嗎?人體內多了鐵片夾好嗎?為何要留置鐵片夾?
  4. 上揭病患在手術後據病裡報告顯示無淋巴轉移,無子宮旁組織轉移,及無陰道切口轉移,那何以鼠蹊部會痛、腫、致後又轉移到肺部、腦部?問題發生在哪裡?
  5. 如果IB期病患在開完刀後立即予以化學治療或放射線治療以便殺死殘餘癌細胞,病患的治癒情況如何?

 

答:

一、子宮頸IB期目前的主要治療方式可以分成兩大類,一為手術治療另一為放射線治療,二者成功治癒差不多,但就國內環境而言,IB期平均五年存活率約85%,放射線治療報告也約80%左右,二者並無差異。當然,術前術後也可加上輔助治療包括化療或放射線治療。目前文獻報告對於總體存活率是否真的有改善仍存在很大爭議。絕大部份報告,認為對整體存活率無改善。所以要不要加做術後治療,主要是根據病人狀況而言,像您在〝四〞之描述,是屬於預後較佳的病例,術後治療目前認為不需要。

(註:預後較佳是指相對於有淋巴腺轉移等等而言,其整體而言仍有10%之病人存活無法超過五年)

二、癌細胞目前的檢查,數目要答106108個細胞才能在臨床上診斷出來,所以〝癌症〞病人需要一輩子追蹤,因為一輩子都有可能〝復發〞。鼠蹊部的腫瘤一般是由淋巴轉移過去,也有少部份藉由血流轉移。一般認為腫瘤的轉移是一步一步形成的。所以近端無腫瘤,遠端〝應該〞也無腫瘤。但是〝腫瘤〞的生成以及生物性目前仍不瞭解,所以一些已經〝癌化〞或是〝癌前〞細胞只要量少,例如數十顆,數百顆,甚至數萬顆,目前的醫學並無法診斷。鼠蹊部的疼痛雖然有可能是〝復發〞但也有25%之病人是因為手術擴清骨盆淋巴腺,造成淋巴回流不佳引起,所以基本上處理均藉助儀器或切片作診斷,不過〝一〞時已說過,癌細胞的腫塊不到一公分以上(百萬個細胞以上)很難診斷。

三、鐵片夾是一種止血夾,留在身上無影響,此鐵片夾的目的很多,有的目的是為了〝定位〞之故,因為手術範圍到底作了多大,可以依鐵片夾位置做判斷,甚至做為將來輔助性治療的參考,另外鐵片夾在國外手術也常使用,因為其不易起組織反應,傷口復原較佳。

總之:鐵片夾得用途很多,且與預後無關,也不會影響身體。

四、一和二的問題已經回答,不過再強調一點,目前對癌的形成,知道的並不多,而且癌的治療並無百分之百的治療,況且治療癌症所使用的手段:手術、放射線治療、化療都有潛在的併發症,尤其是後兩者,其有可能引發其他癌症生成。所以要衡量得失治療過度,反而會引起病人死亡。

五、已回答。

放射線治療只能照射某些部位,故不能全身任意照,故一些腫瘤碎片(數十個、百個、千個細胞)在身上遊走,無法處理。況且目前也無證據認為術後放射線治療真的可以提高存活率。化學藥物輔助治療,目前對子宮頸癌而言,是當作〝改善病人生活品質〞的保守性治療,他對癌細胞的作用,目前醫界並不樂觀。

非常感謝您的來信,我相信此病人已接受目前醫學公認最佳治療方式,但是醫師無力回天,意謂有些病人還是無法治癒,唯有定期健康檢查,早期發現(每年抹片檢查),此病人可能在零期時,即可診斷出來,那時治癒率可答99%以上。故請您將此痛苦的回憶化做積極的人生→六分鐘護一生。 共勉之

台北榮總婦產部主治醫師 王鵬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