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會與雜誌 | 抗癌資訊 | 會員註冊 | 病友園地 | 醫療顧問 | 最新文獻 | 相關網站 | 線上捐款 | 最新消息
|
問:我的朋友有子女四人,其中有三人屬地中海型貧血患者,需長期輸血,而導致體內鐵質太高,是否有根治的辦法?是否適合作骨髓移植手術? 台北榮總 腫瘤科 王緯書醫師 答:地中海型貧血、又稱海洋性貧血(thalassemia),是一種先天遺傳性溶血性疾病,由於製造血紅蛋白(hemoglobin)的基因出了問題,使得部分血紅蛋白產量減少,並造成紅血球變形,容易遭到體內網狀內皮系統之破壞。由於紅血球破壞後會釋出大量的鐵質,鐵質過量累積嚴重時會引起肝硬化、糖尿病(胰臟病變)以及心臟衰竭等症狀,所以重型地中海型貧血患者不僅要終身輸血,補充紅血球,還得長期施打排鐵劑,以排出過剩的鐵質。 台灣為地中海型貧血的高盛行區,據估計帶有血紅蛋白基因異常者之人數在一百萬人以上,平均每十三個人中就會有一個帶因者。所幸這些人大多都是輕型患者,平時並不會出現任何症狀,偶而會出現輕微貧血,只需注意不要過分補充鐵質即可。然而夫妻若同時都是輕型地中海型貧血之患者,則他們的下一代將有四分之一的機會罹患重型β地中海型貧血,其子代在出生時之外觀和一般小孩相似,但通常在三到六個月大時,會出現貧血的症狀及成長停滯。由於變形後的紅血球會不斷遭受體內網狀內皮系統之破壞,所以重型病患必須倚賴長期輸血,以維持血紅素的濃度,或接受更積極的骨髓移植治療,除骨髓移植外目前並無根治的方法。倘若輸血量不足,造血過度的骨髓可能會撐大骨頭導致骨骼變形,脾臟也會因為同時加入造血而出現腫大。 目前只有骨髓造血幹細胞移植能提供治癒海洋性貧血的機會,於1980年首先在美國利用骨髓移植成功地治癒一男童,目前已超過2000例此病病人接受移植。在危險性低的病童,骨髓移植成功率相當高。至於以臍帶血移植治療此病也有成功的報告。惟臍血移植最重要的成功因素在臍血細胞是否足夠,據統計病人每公斤體重必須要有一千五百萬個臍血細胞以上,移植才有可能成功,因此,在體重較輕的兒童臍血移植成功之機會較大。將來如果能在體外培養更多的臍血幹細胞,或臍血庫之收集數目夠大時,尋求人類白血球抗原(HLA)配對吻合的機率將提高,移植之風險也隨之降低。 |
|
|
登錄日期:93年1月9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