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會與雜誌 | 抗癌資訊 | 會員註冊 | 病友園地 | 醫療顧問 | 最新文獻 | 相關網站 | 線上捐款 | 最新消息


 

問:肝癌作血管栓塞有何副作用?


台北榮民總醫院 腫瘤科 王緯書醫師

答:目前肝癌最好的治療方法就是手術切除,小於三公分的肝癌經手術完全切除腫瘤後,其五年之無病存活率可達百分之五十。但是如果腫瘤太大,或肝功能不好(病患常會合併肝硬化的情形),或部位太深,或病患有其他心、肺功能方面的問題,無法接受手術切除,則必須改採栓塞或其他療法。

正常的肝臟有兩條血管供給養分,一條是肝動脈(hepatic artery),另一條為門靜脈(portal vein)。肝動脈負責供應肝臟帶氧的血液,約提供肝臟1/4的血液來源;而門靜脈則可將腸胃道所消化吸收的養分運送到肝臟處理,門靜脈約可提供肝臟3/4的血液來源。由於肝癌的腫瘤細胞幾乎完全靠肝動脈來供應養分,根據這個原理,醫師將一根導管由鼠蹊部的股動脈插入,並經由主動脈、腹腔動脈,而導入供應肝腫瘤的肝動脈之中,並打入栓塞物質將血管堵死,或是同時也打入化學治療藥物將癌細胞毒死,這樣肝癌細胞就會壞死,而正常的肝細胞由於尚有門靜脈可以供應血液及養分,不致於受到影響。

血管栓塞的效果依每一位病患腫瘤大小、數目,以及生物活性的不同而有所差別,大部份的病患於治療後的癌細胞並不會完全壞死,必須重複多次栓塞治療,才會達到令人滿意的成績。有許多病人前前後後作了十幾次栓塞治療還活得好好的,腫瘤也沒有長大的跡象。然而如果肝癌長到肝臟外面,轉移到其他器官,或在門靜脈內出現腫瘤栓子(tumor emboli),這時就無法使用栓塞療法,必須改採化學治療或其他療法了。

於栓塞治療後最為常見的副作用就是腹痛及發燒,通常在栓塞手術後一、二天內發生,有時還會合併有嘔吐的現象,如果病患肝硬化過於嚴重,肝功能不佳,則有時在栓塞手術後,會出現肝功能變差,或甚至出現肝衰竭的現象,因此在治療前醫師會詳細評估治療的危險性,決定出最適當的治療方式。

如果肝癌腫瘤較小,在三公分之內,且位置比較表淺,也可考慮經皮穿刺酒精注射療法。最近台北榮民總醫院有射頻腫瘤滅除術,提供醫院及肝癌病患們另一項治療方式的選擇。有進一步問題歡迎移駕本院腫瘤科門診,我們有專科醫師為您服務。

 

 

登錄日期:92年3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