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雜誌 > 癌症新探 > 肺癌專輯


 

九尾狐與三足烏

樊 聖

中國的神話傳說裡面,最令人感到興趣,而常欲一探究竟的兩種神秘動物就是九尾狐與三足烏。他們的身影,在漢朝的畫像石上,是一個不時可見的題材。圖一正是這樣的一個例子,左邊的九尾狐,翹起九條尾巴,邊跑邊抬頭向上望著正站在右邊樹枝上引吭高歌的一隻三足烏。

九尾狐的記載,起源於戰國時代編纂的《山海經》。《南山經》云:「青丘之山,有獸焉,其狀如狐而九尾。」《海外東經》云:「青丘國在其北,其狐四足九尾。」《大荒東經》亦云:「有青丘之國,有狐九尾。」可見九尾狐是出產在青丘國這個地方。

青丘國的名稱想必起源於青丘之山,而青丘山很可能就是塗山,因為以治水聞名的大禹,就曾經在塗山遇見過它。《吳越春秋•越王無余外傳》曰:「禹三十未娶,行到塗山,恐時之暮,失其制度,乃辭云:『吾娶也,必有應矣。』乃有九尾白狐,造於禹。禹曰:『白者吾之服也,其九尾者王之證也。塗山之歌曰:「綏綏白狐,九尾厖厖,我家嘉夷,來賓為王,成家成室,我造彼昌,天人之際,於玆則行。」明矣哉!』禹因娶塗山,謂之女嬌。」此可見這九尾白狐還是大禹的媒人哩。所以東漢時的《白虎通德論•封禪篇》會說,九尾狐象徵子孫繁息。圖二是清朝吳任臣《山海經廣注》中的九尾狐插圖,九條尾巴同時長在屁股上面,和漢朝畫像石上的構造大不相同,卻另有一番趣味。

至於三足之烏,則又更加了不起了。在中國古人的信仰中,三足烏可是太陽裡的精靈呢!《淮南子•精神訓》中記載:「日中有踆烏。」高誘注曰:「踆猶蹲也,謂三足烏。」東漢天文學家張衡所著的《靈憲》中說:「日,陽精之宗,積而成烏,烏有三趾,陽之類數奇。」近代中國科學史研究者多主張三足烏是世界上形容太陽黑子的最早紀錄。此一看法雖亦成一說,但由圖三的漢代畫像石看起來,體積甚大形狀鮮明的三足烏或者出於神話信仰的成份要多些。試看司馬相如《大人賦》中所說.:「低徊山陰,翔以紆曲兮,吾乃今日睹西王母,暠然白首而穴處兮,有三足烏為之使。」可見三足烏實在又是聽命於西王母,供其差遣的一隻神鳥。

然則狐何以九尾,烏何以三足?向來這是一個不成疑問的問題,因為在神話的領域裡,什麼奇怪的事兒都可以發生,大家也就覺得不必費神去深究,保留奇怪的形象,反而更增加神話的美感,這原來並不是一則生物醫學的課題。但是自一九七二年,中國大陸的考古學者開始挖掘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以來,出土的寶物帶給我們對神話傳說重新省察的一個難得機會。

馬王堆漢墓是西漢初年諸侯長沙國丞相利蒼及其妻兒的墓葬,由此出土了為數甚夥的彩繪帛畫,其中有一幅描繪著由天上經人間到地下的各個場景,充分顯示出古人對世界的想像。在這幅帛畫的最上端,左邊畫了個上有蟾蜍的一彎月亮,右邊畫了個內有烏鴉的大紅太陽。圖四所見,就是帛畫裡包含了太陽圖案的一小塊。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出來,這個太陽中的烏鴉長的竟是兩隻腳而不是三隻腳!這就引起吾人深深的懷疑:這幅帛畫畫工甚精,描繪甚細,豈有可能把那最具特殊性的三足烏給少畫一隻腳?

倘若三足烏果真還是兩隻腳的話,那麼我們一定要為「三足」找到一個恰當的解釋。經思考再四,忽有一新解浮入腦際,玆不揣淺陋,獻曝如下。余頗疑「三」同「參」又同「摻」。《詩•魏風•葛屨》:「摻摻女手,可以縫裳。」《毛傳》:「摻摻,猶纖纖也。」因此「三」在這兒是「纖細」的意思。「三足」相當於「纖足」,是指纖細的足。我們看圖四的西漢初年馬王堆出土帛畫上,太陽中的烏鴉,果然兩隻腳長的正好是一付纖纖細細的模樣,很可以支持此一猜測。由此可見,較晚時期之漢代畫像石上太陽中的「三足烏」常畫成三隻腳,恐怕係因當時人已不能明白「三足」之古義了。

而當我們知道了「三足」的「三」不是數字,而是一個描寫形狀的形容辭的時候,我們自然也要對「九尾」的「九」重新做一番考察。在中國語文的慣常用法中,「九尾」的「九」有時候確實可以不當做數字用,而是「高」或者「大」的意思。《詩•小雅•鶴鳴》:「鶴鳴於九皋,聲聞於野。」是說鶴站在水邊高岸上大聲鳴叫。《史記•平原君列傳》:「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趙重於九鼎大呂。」九鼎與大呂對稱,九鼎者,重鼎也。「九霄雲外」謂天空極高的地方。而白居易《長恨歌》:「聞道漢家天子使,九華帳裡夢魂驚。」也不是說楊貴妃一個人要睡九頂蚊帳。因此呢,「九尾」是「大尾」的意思。「九尾狐」則是指有著蓬鬆大尾的狐狸。這真是廢話一句,因為狐狸的尾巴本來就是一付蓬鬆多毛的樣子。塗山之歌所謂:「綏綏白狐,九尾厖厖」中的「厖」字,本義根本也就是「大」的意思。因此呢,漢代畫像石上那有著九條尾巴的狐狸,也正顯現著許多古代學者所相信的「漢人近古,其言必有所據」其實並不怎麼可靠。

如此這般,利用語言文字的考證,九尾狐和三足烏回歸了他們原始樸實的面貌,這雖可避免了生物醫學上的困惑,卻也破壞了傳說故事裡的神秘美感。是功是過,還有待各位讀者評斷。

 

 

 

登錄日期:95年7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