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線治療在口腔癌的成效
緒言
生長在口腔部分的惡性腫瘤,通稱口腔癌;常因其起源於不同的解剖位置而有不一樣的治療效果。口腔的解剖位置可由齒列的區隔分為口腔前庭及口腔本部兩組,前庭部分包括上下唇、頰部、黏膜、頰側牙齦及臼齒後三角區,而口腔本部包括舌側牙齦、口底、舌、硬顎及軟顎。雖然80%以上之口腔癌均源自覆蓋於口腔表面之鱗狀上皮細胞,但在不同解剖位置所生長的口腔癌,經過治療後卻有不太一樣的結果。從病理研究及臨床觀察所見認為:病灶距離嘴唇越遠或生長在口腔之中央深處,例如在舌後部所長之口腔癌,其癌細胞之分化有比較不良之趨向,從而導致更高的頸部淋巴結轉移發生率。此外腫瘤的大小對治療結果亦有很顯著之影響,從文獻報告了解:早期的口腔癌如未見頸部淋巴結轉移,單獨使用手術或放射線治療均有不錯的治療成效;放射線治療的優點是:在不必切組織或器官,病患在放射線治療後有比較完整的外觀及保留原有的器官組織功能,而缺點則因未將整個腫瘤移離體外,而致療效略遜於手術治療,此外放射線治療後,照野內的正常組織會產生組織纖維化,亦使其組織功能略遜於正常。至於中晚期的口腔癌則較適合使用合併手術與放射線治療。
放射線治療機轉
根據輻射生物學之理論,認為游離輻射線亦即治療用之放射線,其劑量率與受到放射線照射後細胞之生存率間存在一個近乎線性指數的關係,從相關的輻射生物學試驗中顯示:對許多生物而言,在接受試驗的細胞群中,只要暴露在一次相當低的輻射量中,其劑量約在1至2.5格雷(Gy)之間,就可以使該細胞群中37%之細胞被放射線擊中而受傷或死亡。這個劑量術值被稱為D37,當這個放射線劑量再次照射於同一個細胞群落中,又可使前一次照後存活下來的細胞中37%受打擊而慢慢消逝,放射線治療就是靠這個機轉對口腔癌重複進行每天一次的照射,利用癌細胞對輻射傷害修復能力較正常細胞慢的差異,逐次減少癌細胞的數目而正常細胞可藉兩次照射中隔時間把受傷的細胞予以修補,如是腫瘤周圍之正常細胞組織就在可耐受高量放射線的情形下完成治療,癌細胞則可能在治療結束時仍有極小量殘存,這些殘存的癌細胞應已無生殖或分裂的能力,最後這些殘餘的癌細胞將會隨著細胞生命週期的結束而消逝。臨床所見則為口腔內之腫塊會隨著每天的放射線治療而縮小體積,如腫塊表面有潰瘍的話亦會逐漸癒合,最後康復時將被完整的黏膜表皮所覆蓋。當然影響癌細胞生存的因素尚有很多,諸如腫瘤之周圍正常組織對放射線傷害的修復能力、照野四周環境是否缺氧或是含氧量非常豐富、每天照射劑量的多寡或放射線劑量的大小以及治療用放射線的品質,對放射線治療的成敗都有密切的關係。
口腔癌之放射線治療
在口腔中發生突變的癌細胞,經過多次分裂發展成一個細胞數目相當多的群落,可以在顯微鏡中觀察到,但是實際上無法用目測或觸摸檢查發現其存在於口腔內之病變,被稱為無臨床症狀之疾病(Sub-clinical
Disease)。曾經有輻射生物學的實驗證明,這些無臨床症狀之癌病細胞群落,如果每天被2格雷輻射劑量照射,每週治療五天,經過四至五週的治療,總計量累積45至50格雷後,約有九成的無臨床症狀疾病獲得有效控制。在口腔癌的臨床治療上最常見的例子是:中晚期病灶經手術切除後,如果病理報告切除下來的標本邊緣有癌細胞的話,口腔內手術切口邊緣很可能就存在無臨床症狀的疾病,需要接受上述放射線治療。此外中晚期病灶雖然經檢查未見頸淋巴結轉移,仍需懷疑有無臨床症狀之疾病存在於頸部淋巴結,而給予50格雷的放射線治療以預防頸部淋巴結轉移之發生。至於目視可見及觸診可辨的腫瘤,其大小在4公分之下、無頸部淋巴結轉移的口腔癌,則需要七週以上的治療,讓總劑量在35次治療中累積至70格雷才能把整個腫瘤的癌細胞徹底消滅。至於更大的腫瘤或是併發頸部淋巴結轉移放射治療時間更要超過8週,總劑量累積到80格雷以上,但是這麼長時間的療程及高劑量治療,病患極不容易負荷,就算整個療程順利完成,腫瘤亦能在治療結束時消除;但周圍之正常組織將會因暴露在高輻射量的環境下,易有組織纖維化或壞死的併發症出現。故此中晚期的口腔癌,最理想的治療方法目前以外科手術合併術後放射線治療之結果最佳,因為使用外科手術切除口腔癌或頸部淋巴結後再以放射線治療為輔,可以使手術切除之範圍盡量縮小,這樣不但可以把口腔正常之吞嚥及講話功能盡量保存,同時讓在安全距離略為不足之手術切口周圍正常組織接受5-6週的放射線治療,則在切口邊緣正常組織可能存在的無臨床症狀之癌細胞亦可被放射線所消除。倘若手術範圍不大,放射線治療總劑量侷限在6週內給予60格雷的話,周圍正常組織只有輕度之纖維化,而對病患癒後的生活品質無太大影響。但卻可把治療對腫瘤局部控制率提昇接近一倍,雖然局部控制率之提昇不完全等於增進病患之生存率,因為癌細胞在治療前就有能力做遠端轉移及繼續發生第二個癌症,都可使口腔癌患治療癒後的生存率降低,但無論如何放射線治療確有很重大的貢獻。
結語
由於放射線治療之臨床經驗累積日增,再加上現代科技突飛猛進,目前的檢查儀器已能對腫瘤生長的位置確實掌握,再配合精密的放射線治療設備可以在盡量減少併發症的情況下,對口腔癌做一個精確的高劑量放射線治療從而得到很好的治療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