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雜誌 > 癌症新探 > 泌尿系統專輯


 

腸造口照顧知多少?

台北榮總大直腸外科 陳梅麗護理長


一般而言,大部份大腸癌病患以及家屬都願意接受醫生建議進行手術治療,但如果被告知需要作一個腸造口,卻常常會為了避免作腸造口,不惜拒絕手術而走訪各家醫院,或採用各類偏方,甚至走訪大陸,只為尋求一線避免作腸造口的機會,因此而延誤治療時機的人不在少數;有的人竟是拒絕去瞭解,而寧死都不願作腸造口。為甚麼一般人會對"腸造口"那麼害怕與排斥 ? 甚至超過對癌症的恐懼,腸造口真的有那麼可怕嗎 ? 當然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一般人對"腸造口"太陌生,由於不瞭解而產生誤解。

甚麼是腸造口?
腸造口手術只是為了治療上的需要,在腹部作一個開口作為排泄出口的一個小手術,一般稱為腸造口,俗稱人工肛門,事實上,腸造口只是排便出口的改變。

為甚麼要作腸造口?
是每位將施行腸造口手術的病患及家屬必需瞭解的。在手術前充份的瞭解,於日後才能順利的學習自我照顧,作良好的調適。有很多的情況需要作腸造口,嬰兒作腸造口多為大腸或肛門先天性畸形,而成年人作腸造口多發生在肛門癌或直腸末段癌症病患,因腫瘤發生位置過低,徹底手術切除後,就無法與肛門接合,必須作永久性的腸造口;如尚存有極小縫合的空間能勉強接合,但為避免縫合處裂開,會考慮作保護性的暫時腸造口,使縫合傷口不受糞便污染而容易癒合,待數月後傷口完全痊癒後再復位。當大腸直腸發生阻塞時也經常需施行腸造口手術,是為了避免腸破裂及引發有致命危險的敗血症,必需即刻施行暫時性的腸造口,作為減壓之用。此外大腸肛門外傷性穿孔、嚴重性肛門膿瘍、複雜性廔管等,為了傷口早日癒合亦可能將排便改道,作暫時性的造口。

腸造口應如何照顧?
腸造口護理包含了生理、心理及社會適應問題,在生理方面腸造口造成排便功能改變,包括排便出口位置改變、排便形狀改變、排便感覺及控制改變。腸造口因為沒有括約肌,會不自主排出糞便,所以必需藉貼袋收集糞便,且必需保護腸造口周圍皮膚,以免受到糞便侵蝕,產生皮膚炎症;永久性造口可以藉腸造口灌洗訓練定期排便,即在每天一定的時間,灌入造口適量的水,刺激腸蠕動一次排清一日糞便,如同正常排便一般,可免除糞便不可控制隨時排出的困擾,一般須經二至三週的訓練期;也有一些案例是利用運動以及運氣,成功的控制每天定時排便。

在心理方面,研究指出有40﹪腸造口病患經歷心理方面調適障礙,腸造口病患常面臨身體形像的改變的困擾,無法接受肛門位置及功能改變,有強烈的失落感、自悲,會產生許多情緒反應如憤怒、否認、敵意、無助感、沮喪、鬱抑及退縮行為;家屬以及朋友的支持是很重要的,親近的人對腸造口的態度將會直接影響到病患。在社會適應方面,只有自己去克服心理障礙,適應造口,才能成功的重返社交生活。

腸造口的照顧是須要學習的,就像幼兒學習處理排泄一樣;排泄是屬於個人的日常活動,腸造口並非疾病,所以自我照顧的觀念是非常重要的。在醫院會有造口治療師或專業人員指導,包括造口的評估、貼袋、灌洗及皮膚合併症的預防。技巧是很容易學會,皮膚的照顧是預防遠勝於治療。初期主要照顧者可與病患一起學習,從旁鼓勵協助病患,病患約在手術一週後就可以獨立自我照顧,家屬過度的保護或排斥都會影響病患學習動機,阻礙他獨立。

由於醫學的進步,目前需行永久性造口者日漸減少,但仍無法完全避免,雖然腸造口將會造成排便一點點的不方便,需要一些適應時間,但卻會帶來生命更多的保障,及未來有較好的生活品質。盲目的排斥,常會因小失大,徒增癌症復發的危險及痛苦。目前許多醫院均成立造口病友團體,民國八十六年十二月"中華民國玫瑰之友造口關愛協會"成立,其宗旨是結合造口朋友發展造口服務,可多加利用。希望造口朋友能走出陰霾,健康地邁向新的人生,而造口將不再是產生羞愧的隱憂,而是一朵盛開美麗的玫瑰。

 

 

登錄日期:94年11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