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雜誌 > 癌症新探 > 胃癌專輯


 

乳癌與性

高雄醫學院外科部 侯明峰主任

  在過去保守的社會中,一旦得到癌症,人們所懼怕的是喪失性命,而所希望的是如何保持健康,所要求的乃是如何尋求最佳的治療,尤其在台灣的女性如果罹患乳癌,所想到的只是「保命要緊」,最大的希望是能有足夠存活的時間,足以撫育子女成長,亦即是維持著過去農業社會優良的母性精神,然而近一、二十年來,由於醫學上的進步,對於乳癌的治療有顯著的效果,尤其在早期乳癌,其十年存活率超過了80%以上,在存活越久,越有痊癒的可能下,一些乳癌患者的心理及其他生理問題才逐漸地被醫學界所重視,尤其是保守的東方人,對於性的問題本來就隱晦不清,近幾年來,拜媒體的開放,才逐漸地公開討論,而乳癌患者的術後的性生活問題,偶在門診中會被提及。這個問題所以被忽略,可能是醫師太忙碌及病患保守心態所致,是以藉此短文提出個人淺見以供參考。

  乳癌患者經過乳房手術切除後,依統計約有20-30%的女性會有精神上的不安,尤其在臨床上顯得較為憂鬱,這個比率不會比其他癌症者多。而乳癌患者術後的性生活次數及興奮期則明顯比正常人降低,不過這不如其他婦科癌症的影響那麼大。若就生理上而言,乳癌患者術後期間對性生活的影響有下列幾點:

一、 手術後傷口癒合期:
此期間因人而異,一般大約在兩週內,傷口即可癒合完全,並拔除引流管,此期間性生活會受到傷口疼痛影響,是以性生活較為不宜。

二、 手術後手臂復健期:
上肢的復健工作是一種持續性的工作,約需三至六個月,絕大多數的病患均能經由有效的復健,回復至原來的功能,只是在前一至二個月,上肢的活動稍受到限制,此期間的性生活在雙方的協調合作下,儘量避免對患側上肢施予太大的壓力,應沒問題,或亦可在經營性生活時置一枕頭於患側下方較為舒適。

三、 術後化學治療期:
由於目前化學治療對某些乳癌患者是個極重要的輔助療法,它可以提升患者的存活率,一般治療約為六個療程,每個療程三週,共約需五個月時間,在此化學治療期間,患者較易疲倦、落髮、嘔吐、噁心……等不適症狀,當然身體不適期間,性生活可能較無法達到雙方愉悅的局面,而且化學藥物亦會刺激陰道黏膜,減少陰道的濕潤,容易引起性交疼痛,尤其在注射後的第一週此現象較明顯,另外在預防化學治療過程中所使用的止吐藥物,亦會抑制性慾,是以在接受化學治療後一週,較不宜性生活,但往後第二、三週則可回復正常,若因化學治療引起提前停經,而致陰道萎縮乾躁,則可於性生活中採用輔助性潤滑劑。

四、 放射線治療期:
某些乳癌患者,在接受做輔助性放射性治療時,會引起疲倦、噁心、傷口皮膚乾燥潮紅……等副作用,若不是很嚴重,性生活並非其禁忌。

五、 追蹤期:
乳癌治療一旦完成全部療程後,定期追蹤是必要的,且需持續一生,而治療完成後,性生活應可與一般常人一樣,不必忌諱。

就心理層面而言,乳癌患者在乳房切除後,所懼怕的是癌症的再發及身體外形的改變,雖然在目前醫學上,針對早期乳癌,可以實行乳房保留手術,亦即只做乳房部份切除加上腋下淋巴腺清除術,在外觀上可以保有其外形,或者在切除乳房同時做整形重建手術。有些學者認為接受這種手術的乳癌患者對心理及性生活較為滿意,但仍有學者並不贊同此意見,而且事實上,研究也發現絕大多數乳癌患者對心理及性生活並無不滿之處,但仍有學者並不贊同此意見。而且事實上,研究也發現絕大多數乳癌患者最懼怕的是喪失生命而不是割除乳房,當然我們鼓勵乳癌術後婦女接受重建手術,以期建立自信美滿的外形。所以說乳房外觀與性生活是有其關聯,但它絕不是術後干擾其性生活的主要因素,而且性生活是雙方面的,它常常溶入了雙方的生活背景、文化教育、宗教信仰等等因素。反而是一些過去的錯誤觀念才會影響性生活,譬如常有人誤以為乳癌的發生與性生活有關,事實上,醫學上並無此報告;更有人以為乳癌會傳染而拒絕行房,至目前為止,亦無文獻報告乳癌會傳染給他人;而亦有人誤認停止性生活可以降低乳癌的再發,這些觀念均是無稽之談,亦無科學根據。乳癌患者在術後仍能享有一般人正常的性生活,只是要享有美滿的性生活,不只患者本身要拋開舊有的觀念,先生的愛心、耐心、細心的支持才是最重要的關鍵。

 

 

登錄日期:94年10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