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誌 > 癌症新探 >惡性肉瘤癌症專輯
|
異卵雙胞女性得乳癌的危險真的比較高嗎? 台北榮民總醫院腫瘤內科 樊 聖 醫師 這個問題之所以被提出,顯然是因為新聞記者報導了這樣一則消息的緣故。本年二月三日的聯合報,即有一篇翻譯自美聯社新聞的方塊文章,引述一篇刊登在美國二月二日出刊的Journal of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上的學術論文,提出異卵雙胞胎姊妹比一般民眾較易得乳癌的觀點。此篇論文出自美國有名的梅耶醫學中心(Mayo Clinic),研究對象為29197位停經後婦女,追蹤時程為10年(1986至1996)。結果發現同卵雙胞胎與一般婦女相比,得乳癌的危險性並未增加,但是異卵雙胞得乳癌的可能性,是一般婦女的1.77倍(95%信賴區間1.16至2.70),而如果異卵雙胞胎皆係女兒,則得乳癌的可能性是一般婦女的2.14倍(95%信賴區間1.21至3.79)。作者的解釋,是歸因於一項假說,亦即異卵雙胞在子宮內發育時,母體的女性荷爾蒙濃度較高,女性胚胎受此影響,將來就容易得乳癌。 如果讀者諸君之中,正巧有身為異卵雙胞胎者,看了這篇報導,自必感到緊張而為自己擔心。但是,依吾人的看法,各位實在沒有必要因為一篇新聞而杞人憂天。學術研究最需要是客觀的態度,而新聞記者為了引起讀者的注目,往往傾向以片面的報導達成「危言聳聽」的效果,增加報紙的賣點。我們真正該有的學術態度,是要把其他研究此一問題的論文也一併加以考量才對。 一九九九年三月的Cancer Epidemiology, Biomarkers and Prevention上,有芬蘭的一篇類似研究發表,結論是異卵雙胞女性得乳癌的危險性,與一般婦女相比,根本沒有差異。前面提到的美國研究,雖然研究對象有29197名,但是其中雙胞胎才僅538人;而芬蘭的研究對象,是13176名雙胞胎!美國研究只追蹤了10年;而芬蘭研究則追蹤了20年 (1976 至1995)! 各位讀者,你們喜歡相信那一篇的結論呢?統計學的研究上,數大就是美。一般而言,研究對象數目多的,研究時間久的,會比較有公信力,因此我傾向於相信芬蘭人的說法。也就是說,異卵雙胞女性根本不用憂慮自己是不是比一般女性容易得乳癌。 不過話說回來,隨著生活方式越來越西方化,乳癌這個問題,在我國也愈來愈顯得重要起來。民國七十年的時候,台灣地區婦女死於乳癌的人數,每十萬女性人口中,不到4人。而到了民國八十七年,台灣地區每十萬女性中,竟有9.36人死於乳癌,足足增加了兩倍不止。相對而言,同一時間內,死於子宮頸癌的人數,卻保特平穩,並未增加。子宮頸癌的死亡率之所以得到控制,大家都曉得是子宮頸抹片的功勞,抹片可以篩檢出早期的子宮頸癌病人,使得她們得到可以治癒的機會。而我國乳癌的篩檢,在這兩年才剛起步。因此不管是不是異卵雙胞,婦女同胞都應該學習例行的乳房自我檢查,並且積極地參加衛生單位所舉辦的乳癌篩檢,以確保自己的健康。 |
|
|
登錄日期:96年3月16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