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誌 > 癌症新探 >惡性肉瘤癌症專輯
|
打開乳癌化學治療史 (二)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 血液腫瘤科 劉美瑾主任 輔助性化學治療足夠的劑量、次數、定時的給予等等,是化療成功與否的關鍵。 自一九七○年代起,Doxorubicin的發明為乳癌的化學治療帶來了一個新的突破。在過去,以CMF為主線的治療,幾乎獨佔了乳癌輔助性化學治療的領域。直到一九七三年,MD Anderson癌病中心首先將Doxorubicin用於乳癌輔助性化學治療,但因為不是前瞻性隨機分配研究,所以和以後幾個隨之而來的臨床試驗,一直未能證實其效果優於CMF。主要因各個臨床試驗中劑量不一致或不足所致。後來某項研究,比較了對乳癌病人AC給予4次,其結果和CMF每月一次、連續六次是一樣的。而在臨床上,4次的AC較CMF更能為醫師或護士、病人所接受。因為全程治療只要兩個月,而且副作用較溫和,花費也較少。以後陸陸續續更多使用含Doxorubicin的治療結果顥示,在淋巴結陽性的乳癌病人-就存活率的增加及復發率的減少方面,已證實比CMF更有效。 在AC這個治療中,Doxorubicin的劑量為每次每平方公尺體表面積60毫克。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此後根據另一項研究對1572位乳癌病人比較了用不同劑量的CAF,即每平方公尺Cyclophosphamide-600毫克,Adriamycin-60毫克,5FU-600毫克給予4次,與Cyclophosphamide-400毫克,Adriamycin-40毫克,5FU-400毫克給予6次,其結果是一樣的好,但是如果劑量降到Cyclophosphamide-300毫克,Adriamycin-30毫克,5FU-300毫克給予4次,則其存活率就變差了。這些研究說明了在作輔助性化學治療的時候,選擇了幾種有效的藥物組合,給予足夠而適量的劑量是多麼的重要。 在輔助性化學治療方面,另外一個相對於幾個藥物同時合併使用的變通方法,是前後接續性使用,在一九八○年代早期,Bonadonna所率領的義大利米蘭研究群及將Adriamycin打4次之後,接著CMF打8次對於淋巴結在三顆以上的乳癌病人,與打一次Adriamycin後接著打2次CMF,如此反覆4個週期作比較,十年存活效果要好得多(前者中數存活期86個月,後者則只有47個月)。這樣幾乎是兩倍不同的存活率,顯示不同的給法影響甚鉅。這個臨床用法很重要的一點是:Adriamycin的劑量比合併使用時要大的很多。每三週使用每平方公尺體表面積75毫克,且在七週內連續使用3次,等於每週使用量達每平方公尺體表面積25毫克,比起過去的CAF三週使用每平方公尺50毫克而言,每週的劑量增加了很多。所以Bonadonna的這一臨床研究顯示,輔助性化學治療的成功與否,除了藥物種類、給予的間隔時間不可超過太長外,每單位時間(週)給予的藥物劑量也很重要。在臨床上,淋巴結在三顆以上的病人算是高危險群,對這群病人而言,此種加強劑量對治療結果成功與否有很大的意義。 臨床上,常有病人在乳癌術後對化療猶豫不前,認為偏方可能帶來神奇效果,或固執地希望劑量越少越好,甚至是希望一延再延、或是尚未打到足夠劑量即自動放棄。其實,合適的輔助性化學治療,關係著乳癌病人預後的好壞。在醫生及家屬方面,應給予病人一個舒適的化療環境,並不斷的給予鼓勵,讓整個化療可以適當順利的完成。因此輔助性化學治療不應該只是被當成附屬於手術的治療,而應該很慎重地被給予。這也是為什麼輔助性化學治療應由專業的醫師來執行之原因,不論是在劑量上或是副作用的照顧上、以及效果的評估上,都需審慎的為之才可。 |
|
|
登錄日期:96年3月16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