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雜誌 > 癌症新探 >兒童癌症專輯


 

幽冥氏肉瘤

台北榮民總醫院 小兒部 謝玉林醫師

  幽冥氏肉瘤(Ewing's Sarcoma)是一種好發於青少年骨骼上的惡性腫瘤,64%發生於10歲至20歲,27%發生於10歲以下,9%發生於20歲至30歲。

  在未採用化學治療此病的年代,只給予患處做局部治療,結果超過80%的患者日後會發生遠處轉移;23%的新發病個案會在剛開始時即有轉移;38%的轉移是到肺,31%的轉移是到骨,11%的轉移是到骨髓,不到5%的轉移是到中樞神經;原發出自胸壁者,12%會轉移到鄰近的胸膜空間,同時伴隨有胸膜積液,但其中未必會找到惡性細胞。

   治療失敗,大部分是出現遠端轉移,故在局部的放射線治療或手術後,病患仍應繼續接受化學治療。局部放療能控制50%至77%的原發部位腫瘤,而且能保留原發部位腫瘤所在位置的肢體功能,所以比肢體的完全切除手術方法要來得適當;給予原發部位腫瘤化療與放療,能使局部控制率達到75%至90%。化療加放療的5年無復發的存活率為67%,手術加化療則為65%,兩者成效相當。

   孩子因放療可能會造成日後生長與局部器官功能的缺陷,故可以開刀的部位,儘量開刀;但若瘤已侵犯神經血管組織,則切除可能會造成重要的功能缺陷,如此則應考慮放療。但若化療加放療仍無法控制疾病,則手術仍需進行。原發部位的大瘤用化療後仍無法完全消除者,則需手術切除合併手術後的放療。放療的缺點為20年後,放療部位有5%至10%的機會長出續發性癌症。

   美國在1992年於無轉移青少年患者治療成果是:局部復發率26%,轉移復發率65%,局部與轉移皆有的復發率9%,化療中含有Ifosfamide與VP16的3年無復發存活率為69%,不含這兩種藥物則成績為50%;但有轉移者的治療即使加上此藥也無法使存活率自20%再進步。有轉移者若小於11歲則10年仍存活的機會為40%,若大於11歲則機會為20%。小孩的原發部位若在肋骨,轉移的位置只在胸膜積液,則治療的成績在有轉移者中算是好的。

   德國在1993年發表對轉移者或復發者進行自體幹細胞移植術,達到5年無復發存活率45%的驚人成績。1995年美國國家癌症中心在做自體幹細胞移植時,發現周邊血會有殘存幽冥氏肉瘤細胞,可用CD34篩檢法與偵測周邊血細胞中具有染色體11,22轉位者即為有腫瘤細胞污染的方法,來降低自體幹細胞移植後的復發率。

至於骨外的幽冥氏肉瘤在過去都納入橫紋肌肉瘤的治療方法,也就是先手術盡量切除,再化療,對於有局部殘餘腫瘤者則再加上放療;美國梅約診所報導總數42患者中,轉移者有六位,轉移者的五年存活率為47%。

 

 

登錄日期:96年2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