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誌 > 癌症新探 >兒童癌症專輯
|
腎芽細胞瘤 (兒童威爾姆斯瘤) 林口長庚兒童醫院血液腫瘤科 洪悠紀主任 腎芽細胞瘤又名威爾姆斯瘤(Wilms' tumor, 簡稱威瘤),是發生於兒童時期的惡性腎臟腫瘤,亦是相當罕見的腫瘤。世界各地平均的年發生率每百萬兒童人口約七人,報告證實在亞洲各國(包括臺灣)之發生率比較低。 根據民國79-87年間的登記資料顯示,威瘤佔兒童實體惡性瘤的5%,總共收集了144例。約1/5病患併有先天性的身體構造缺陷:例如無虹彩症、半邊肥大症、隱睪症、尿道下裂、智障等。 威瘤的發生機轉似乎與人類基因變化有密切關係。1972年以來,學者們先後發現其與相關的第十一對染色體短臂之變化有關。此外,第十六對染色體之長臂以及基因p53的變化也與威瘤的預後有關。但是發生基因變化的真正原因至今未詳。 臨床表現: 診斷: 治療: 預後因子: 在1920年代,約90%的患者因威瘤蔓延而死亡。今天,在理想的醫療環境下,80%的病患在治療後可以獲得痊癒,這樣戲劇性的進步,是治療策略成功的例子,威瘤使用多模式治療策略的成功經驗,也已成為治療兒童其他腫瘤的主要原則及範本。國際有名的威爾姆斯瘤研究族群(例如美國的NWTSG及歐洲的SIOP等)多年來從事這方面的研究和努力,貢獻很大。 (所謂合併治療模式之策略,是一有規劃的外科、放射科、腫瘤科的團隊治療策略,由專家們嚴謹設計,先獲得共識,並通過臨床先驅試驗後完成確立了治療大綱。在威爾姆斯瘤診斷確立後只要依威瘤診斷時的年齡、疾病期和病理組織型態等,即可根據治療大綱內容,譜出治療計畫了。威爾姆斯瘤的合併治療策略起源於1960年代,至今已累積了30餘年的經驗,也獲得了令人滿意的成績。 (外科治療:除執行腫瘤根除手術外,其他角色包括切片檢查,採取淋巴結,決定疾病期等,另針對腫瘤肺轉移或是局部或另側復發時會考慮重覆手術。 (化學治療:Actinomycin D (AMD)是最早用於威瘤而證明有效的抗癌藥,其他有效藥物包括vincristine, anthracycline, cyclophosphamide, cisplatin, ifosphamide, etoposide, carboplatin等等。由威爾姆斯瘤研究族群數十年的臨床試驗證實,化學治療是威瘤治療中必要的一環;其目的不僅限於輔助或緩和性治療而已,化學治療亦具有取代一部份放射線治療的角色,治療大綱內抗癌藥的使用方法是二藥或多藥併用;用抗癌藥期間的長短從數星期至一年以內不等。 治療結果: 結論: |
|
|
登錄日期:96年2月27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