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誌 > 癌症新探 >攝護腺癌專輯
|
輻射屋的恐懼 高雄榮總 血液腫瘤科 王玉祥主任 一位高職男學生被診斷為急性白血病,經化療後暫獲緩解,因其胞妹的人類組織抗原配對與其不相同,無法捐髓,其母遂請傳媒代為呼籲熱心捐髓者,由於患者幼時就讀台北市某幼稚園時,所在的教室後來被認定為輻射屋,此事件見報後遂激起社會大眾擔憂我們日常生活的周遭環境中,是否充滿眾多可導致白血病的危險因子。該男生於幼稚園畢業後直升該校國小就讀至三件級後,遷居高雄,完成小學、國中課程後,升入高職,直至今年三月份有發燒、牙齦出血現象,於高雄榮總骨髓檢查診斷為急性骨髓芽球白血病。目前治療後已緩解,等待骨髓移植。 被認為可引起白血病的因子眾多,包括輻射、石化產品如苯類、病毒、化學藥物及電滋波等。人體白血球代謝頻繁,平圴每六小時即需代謝一次,每日骨髓需繁衍多達三佰億個白血球以供代謝,其間細胞分裂繁殖過程中,易受眾多對核甘酸有傷害的危險因子影響,發生有核甘酸傷害的異常細胞,因此白血球是人體最易受傷害的細胞之一。八零年代盛行一時的白血球輸注,即因無法自捐贈血液中收集足量而有效功能的白血球供輸注而效果不彰,而於九零年初式微,近年則因發現可利用顆粒球生長因子與類固醇的驅動,解決先前收集白血球量與質的缺憾,而使白血球輸注又敗部復活。 過量的輻射曝露已確定為白血病的病因之一,因日本長崎市原子彈爆炸後,除三分之一的市民當場死亡外,在其後的五年中,有多達數千市民發生白血病,故輻射可引起白血病已不可質疑,但實則在我們日常居住的環境中,普遍存有微量的輻射,來自宇宙射線、土壤、金屬物質等,但在某種程度以下,對人體不足為害,因輻射之為害人體,除與人體吸收輻射總量有關外,亦受輻射率影響,即與暴露時間的長短,曝露的程度有關連,加上人體針對異常細胞,有常規的抑制機制,如細胞的計劃性凋亡,以及腫瘤抑制基因的存在,如P53,RB,及於1994年發現的BRCA1,1995年的BRCA2基因等,皆能使異常細胞在細胞周期中有機會修補復原或使之死亡被消滅,使不致繁衍發展為惡性疾病。因此曾處於輻射教室的同學們,亦無需過份擔憂而惶惶不可終日,實則腫瘤的形成乃眾多因子相互配合的結果,包括足量持續致病因子的存在,與某種程度以上的促進因子接觸,以及人體防衛機制的失誤,然後才會導致惡性疾病的形成。目前陽明大學環境保護研究所張教授發現此位高職學生的同班同學尚無同樣案例發生,未來的密切追蹤工作乃屬重要。近來已供臨床使用的細胞保護劑AMIFOSTINE有保護正常細胞免受輻射傷害,但理論上對已曝露輻射良久的異常細胞並無保護作用,但筆者認為對輻射屋此種低量曝露的受害者,有值得作進一步研究的必要,對日常處於輻射環境的工作人員如放射線醫師、技術員、核電廠人員的預防保護作用亦有待評估,畢竟理論與實驗應相輔相成,缺一不可,任何理論須經實驗證明始可成為定律,君不見研究顯示威而剛對女性亦有增強性趣的效果嗎?此乃始料未及的效果呢! 除輻射外,暫無足夠證據顯示電磁波可引起白血病,而最近分別在英國及丹麥方面報告吸煙的人們及有自體免疫疾病患者的子女較一般人易發生白血病,英國研究分析807位急性白血病與1593位對照者的吸煙史,結果認為吸煙達10年以上者會增加急白血病的發病率,但與每日吸煙量的多寡並無直接關連,同時停止吸煙有立即降低發生白血病危險性的效果,至於吸煙的致病機制與香煙內含有焦油苯有關。另一項丹麥研究發現自體免疫疾病患者的子女,其急性白血病及惡生淋巴瘤發病率較常人高,研究追縱36654名患有自體免疫疾病患者的53811名子女,罹患有紅斑性狼瘡、類風濕關節炎、硬皮症、多發性肌肉炎、僵直性脊椎炎、重症肌無力等,共有115名子女發生腫瘤,統計分析顯示惡性淋巴瘤及急性白血病發生率高於一般人群,其機制有二,其一是遺傳組織型所致,其二是父母易受感染所致,至於白血病的發生與自體免疫疾病種類的關連性,以及受孕時其雙親的自體免疫疾病狀況對白血病發生的效應,則須進一步剖析。 |
|
|
登錄日期:95年11月17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