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誌 > 癌症新探 >攝護腺癌專輯
|
走 過 臺北榮總A092病房護士 張希瑩 早上秀秀因腦瘤復發導致呼吸道受阻而必須接受急救,看著她無力、虛弱地被抽痰、插上氣管內管後轉到加護病房,我不發一語,心中只有一個念頭:希望秀秀平安。下班後走回宿舍,在大門外的長廊上,雖可感覺雨後乍現溫暖的陽光,心中卻有沉重的自責,禁不住潸潸淚下......。 從事臨床工作近二年,大部份的護理經驗是照顧罹患重症的病童們,尤其是患有腦瘤的孩子。在照顧及陪伴他們的工作上,常常因為病童病情進展毫無起色或有所轉變而悶悶不樂,也常常在得知報告結果不佳後覺得遺憾、難過,甚至為醫療照護效果不佳而深感無力。雖然理性的我知道,人的生命無法永遠延續,但當病童的病情變壞,平日的情緒還是會受到影響。 看著原本一個個活潑、好動的孩子,因為頭痛、嘔吐、跌倒或走路不穩等不適,入院檢查被診斷得了腦瘤,也看到許多孩子終究抵抗不了病魔而向生命的主宰者低頭。 生病是一段漫長的過程,死亡是一件哀傷的事,曾經因為不忍在醫院工作中無法避免的哀傷感受,一度思考自己未來的工作規劃,接連幾個深夜,我問自己:「情感脆弱的人適合繼續投入護理工作嗎?」然而工作環境中,卻有許多來自病童們的感動深深吸引著我。我喜歡用童言童語和孩子們聊天、喜歡看孩子們容易滿足的笑臉、喜歡孩子們不矯作的喜怒哀樂、喜歡孩子們高亮如鈴的笑聲、喜歡孩子們純真衷心的關懷、喜歡孩子們......。我在孩子們的世界中探索到生命是強韌並且充滿希望的,生活是歡樂開朗且隨心所欲的,誰說護理工作只是一段燃不盡的蠟燭。我已經找到了明確的生涯規劃:繼續照顧及陪伴這些惹人憐愛的孩子們。 |
|
|
登錄日期:95年11月17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