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誌 > 癌症新探 >皮膚癌專輯
|
「空中飛人」比較容易得到癌症嗎? 台北榮民總醫院腫瘤科主治醫師 王緯書 飛機上的工作人員長期曝露在充滿各種宇宙射線的環境中,尤其是中子射線及伽傌射線。根據統計,他們如果每年在空中飛行的時間超過950小時,則會接受到0.2~9.1毫西弗(mSv)的輻射劑量。而根據測試結果,每位飛機上的工作人員每年接受的劑量約為3-6毫西弗。他們接受宇宙射線照射的總劑量與飛行的時數、飛行的高度及緯度、以及太陽表面的活動有關。飛行的高度愈高,時間愈久則接受宇宙射線照射的劑量也愈重。高度每增加1500公尺,則接受宇宙射線的劑量便增加一倍。近年來,有許多文獻發表,探討這些宇宙射線對飛機上工作人員的健康是否會產生影響,尤其是飛行是否會引起癌症?這也是許多讀者極感興趣的問題。 有作者研究加拿大、日本、及英國航空公司飛機上工作人員的壽命及死亡原因,發現他們得到大腸癌、腦瘤、何杰金氏淋巴瘤、以及惡性黑色素瘤的機會要比一般人高一些。另外有一篇文章顯示他們得到直腸癌的機會也高一點。最近有一篇文章亦探討加拿大航空公司的飛行員由1950年∼1992年共42年期間,發現他們得到攝護腺癌、皮膚癌、以及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的機率比一般人增加一點點(small excess)。此外根據英國的刺絡針期刊(Lancet)去年的報導,芬蘭的女性空服員在平均服務十四年之後,其乳癌的發生率是一般人的1.9倍。其中,乳癌發生率最高的時期是在服務滿十五年之後。國際航線的空服人員又比飛國內線者得到乳癌的機率來得高,可能因為飛國際線者其飛行高度較高的關係。該文章也指出,除了輻射線暴露的因素之外,女性空服員長期受到時差的干擾,因生理時鐘受到干擾而導致的內分泌失調,也有可能是引起乳癌的原因之一。 飛機駕駛艙內的成員受到宇宙射線輻射的程度,恐怕又比機艙內工作的空服員來得高一些,原困是駕駛艙內為求視野清晰,裝有大片玻璃,日光及幅射線可直射而入。此外,男性駕駛員的工作時數,年資也常比女性空服員來得久,因此接受宇宙射線照射的機會也來得高。美國流行病學雜誌於1996年指出,加拿大航空公司針對內部2740位駕駛員,共62449飛行人次的統計分析發現,駕駛員除了飛航事故所導致的死亡率比一般男性高外(26倍)外,他們罹患前列腺癌(1.9倍)與白血病(4.7倍)的機率,確實也比一般男性高一些。此外,在美國空軍服務的飛行員與地勤人員相比,有較高的機會得到膀胱癌及睪丸癌。然而也有學者認為,軍中的飛行員其執勤(於空中飛行)的時數遠比商業客機的駕駛員少很多,因此飛行員容易得到膀胱癌或睪丸癌的報告仍有疑點。 由於導致癌症的原因相當複雜,包括飲食、生活習慣及遺傳因素等,宇宙射線之暴露只是其中之一。而諸多文獻之研究分析顯示,即使是長期空中工作人員經年累月暴露於宇宙射線的照射下,他們罹患癌症的機率與一般地面民眾相比,只增加少許,因此大家大可放心搭乘飛機,不必擔心坐飛機會致癌,反而應該多注重自己的飲食及生活習慣,多吃蔬菜水果,維持適當的體重,絕不吸煙,才是防癌根本之道。 |
|
|
登錄日期:95年11月17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