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誌 > 癌症新探 >皮膚癌專輯
|
黑色素瘤的認識與處理 長庚紀念醫院皮膚科 陳建勳醫師 一般人對黑色素瘤的印象大多是由痣產生出來的腫瘤,實際上痣或是所謂黑色素細胞痣,尤其是後天長出來的,要產生惡性變化的機率可以說是微乎其微,打個比較誇張的比喻,可能要比一個人在一生中彩券頭獎的機會還要低。話雖如此,可是反過來說,黑色素瘤在早期可能與一般的痣看起來並沒什麼兩樣,而且大多數的人只會注意到臉上及身體露出部位的痣,比較沒辦法留意到腳上及身體背部的變化,往往失去早期診斷,早期處理的時機。跟一般癌症一樣,黑色素瘤如能在早期切除掉,便不至於對人體造成為害。可是一但擴散出去,往往是全身性的,而且此類黑色素瘤的惡性之惡,在諸多種類的癌症之中可說是名列前茅,截至目前為止,醫師們碰到這類轉移的病人,即使是外科手術、放射治療、化學療法,用盡各種方法,往往還是眼睜睜地看著病人的生命被病魔帶走. 看到這裏可能有不少人會覺得心灰意冷,難道我們目前的醫療水準真的拿它一點辦法都沒有嗎?其實跟所有的惡性腫瘤一樣,只要能早期發現早期處理,都不致於變得太棘手,在美國早在幾十年前便發現白種人因為較缺乏色素的保護,發生黑色素瘤的比率要比有色人種多很多,再加上他們多喜歡戶外活動把皮膚曬成古銅色,更增加了陽光的危險曝曬之機會。因此有學者提出ABCD的口號,提醒民眾要加強自我篩檢,以期早期發現病灶。所謂的A(asymetry)是指色素斑點形狀不對稱,B(irregular border)指色素斑的邊緣不規則,C(color varigation)指色素斑的色素不均勻,在原本深色的斑點中出現淺色的變化,或是在淺色斑塊中顏色加深,都有可能是不好的變化,D(daimeter>6mm)太大塊的色素斑也要特別小心。除此之外,如果原本扁平的斑點突然凸起,或出現紅腫痛癢等發炎症狀,或開始流血,最好能馬上請醫師作進一步之診治。 另外黃種人的黑色素瘤的好發部位也跟白種人不同,白種人好發在日曬部位,在黃種人則是以四肢末端,尤其是腳底要特別小心。常看到鄉下來的老阿公,老阿婆,一開始以為只是腳底清不掉的痕跡等到被家人帶到門診時已經是大片黑色斑塊或結節,錯過最好的治療的時機,因此家裡如有年長的家人,不妨有時候幫他們檢查看看是否有可疑的黑色斑塊,尤其是在腳底。 皮膚癌一般以老年人居多,但黑色素瘤的年齡分布層卻很廣,從小寶寶到老年人各個年齡層都有可能,尤其小朋友出生時常會連帶發生的黑痣,俗稱的床母作記號,也是學名所稱的先天黑色素細胞痣,如果大小超過二十公分以上,便很容易形成黑色素瘤,特別是當原有的黑痣有長大或凸起時,很可能便是惡化的開始,應及早就醫,可千萬別像以前的人一樣,以為是事業要發的先兆,放著不管,反而延誤了治療的時機. 黑色素瘤除了在皮膚出現外,也會在指甲及黏膜部位產生.在指甲常以深色的線條或斑塊表現,有時看起來會像指甲撞到瘀血黑青般,但黑色素瘤常會超出指甲的範圍延伸到周圍的皮膚。另外在指甲旁長出的黑色素瘤還有個特點,即有三分之一臨床看起來沒有色素,也就是看起來不會黑黑的,有時連有經驗的醫師都會被瞞過,還以為其只是一般的甲溝發炎形成的肉芽組織。至於在黏膜部位產生的黑色素瘤,則很可能因病患本身觀察不易,或因診查的醫師較少接觸此類腫瘤而失去警戒心。如有疑問不妨提醒醫師或再向其他醫師或皮膚科專科醫師徵詢第二意見. 當病患懷疑有黑色素瘤來求診時,通常醫師除了對病灶作臨床檢查外,多會希望病人能接受切片檢查。往往有些病患會存有一些觀念認為這些腫瘤會因切片手術而擴散得更快而遲疑不敢接受檢查,殊不知黑色素瘤本身即是很容易擴散的腫瘤,即使不作切片檢查一樣很容易蔓延至全身,而且切片檢查牽涉未來整個疾病的治療計畫,在此呼籲病患千萬不可因一時的錯誤觀念而延誤了治療的時機. 近年來,歐美病患雖對黑色素瘤的認知提昇,但如果病人有幾十顆的痣,又不可能一顆顆切下來一一作病理化驗,醫師們便發明了皮膚鏡(dermatoscope)來觀察。利用黑色素瘤與一般黑色良性腫瘤在平面二度空間的形態不同來做初步的診斷。雖然皮膚鏡仍不能取代病理組織檢查,但卻提供臨床醫師一個很方便的管道來幫助判讀。做此類檢查的時候只要抹一點超音波用的膠在皮膚上,以減少光線的折射,將皮膚鏡貼在表皮上便可觀察。以往有些在足部因運動或磨擦造成的出血很容易被誤會成黑色素瘤,藉由皮膚鏡的檢查便很容易區別。另外,東方人腳底常見的一些痣在皮膚鏡的觀察下也很容易跟黑色素瘤做區分,如果對自己腳底的痣有疑問又不想開刀化驗的人不妨找皮膚科醫師作這類的檢查。 一旦診斷確定是黑色素瘤,便要考慮整個治療的計畫,如只是位於皮膚表層只要切除即可,但如已侵犯至較深層皮膚,除了將皮膚切除之外還要考慮做淋巴結廓清術,將藉由淋巴系統轉移出去的癌細胞及時攔截下來。已有全身性轉移者,當然還要接受進一步的化學治療,只是很無奈的是,目前大多數的黑色素瘤對放射治療及化學治療的反應並不是很理想。不過病患也不用太灰心,只要早期發現早期處理,預後仍是頗理想的。而且現在醫技日新月異,假以時日,免疫療法、疫苗療法等,或許將來都可能成為治療黑色素瘤的明日之星。
|
|
|
登錄日期:95年11月17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