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誌 > 癌症新探 > 鼻咽癌專輯
|
增進醫病關係,改善醫囑服從性 國泰醫院家醫科 林敏雄主任 有一位高血壓病人,血壓控制一直不理想,他很誠實的承認把劑量減半了,因為他擔心藥物副作用,深信「吃藥會把腎臟吃壞掉」;對於可能的腦中風危險,則視而不見。 一位體重正常的女性,雖然醫生苦口婆心的勸她不要吃減肥藥,因為他根本不須減肥的,她倒覺得這位醫師觀念落伍,不知「新減肥藥」的功效,反唇相譏「你在醫學院念書的時候,又沒念到這個新藥」。 許多醫師朋友們或許有相同的感慨:在台灣,有太多的病人應吃藥確避之;不必吃藥的卻趨之若騖,他們寧可深信市井流言、小道消息;對於有憑有據的醫學知識與技術卻否定排斥,這種病人「不遵從醫囑」(Non-compliance)是一個普遍且複雜的臨床課題。 西方醫學鼻祖Hippocrate 曾說「病人經常在吃藥這問題上說謊」,看來,這個問題古今中外皆然。一個關於盤尼西林治療急性扁桃腺炎的研究中,只有18%的病人遵醫囑用藥至少10天;24位自稱遵從醫囑接受抗結核菌藥物治療的病人,僅17位尿液呈藥物陽性反應;某一高血壓門診經驗,只有50%病人繼續吃藥一年以上,僅17%持續治療五年,這的確是令醫師們沮喪的現象。 「不遵從醫囑」的現象不能全歸罪於病患,藥品的確有某些副作用會使得治療中斷;有些治療計劃則過於複雜病人無法遵循,但醫師對病人們「用藥教育」不足也是因素之一。美國某一研究顯示,只有50%病人被告知吃藥目的,11%被告之可能的副作用;19%病人抱怨醫師未告知藥品相關資訊。研究顯示當病人瞭解吃藥的目的或副作用時,醫囑服從性會改善,藥師們在這方面應可提供相當大的貢獻。 病人吃藥除了產生的藥理作用以外,還有心理和社會之多元意義,醫師們用藥必須能掌握病人的心理,這當中「增進醫病關係」是改善醫囑服從性最重要也是最基礎的要素。古代部落中的巫醫以動物血肉之軀當作藥物來治療病人,這些「藥物」就當今知識而言,不僅無效,甚至有害,但他們在部落中卻能獲得極高的尊敬,接受他們治療的病人大都也獲治癒。因為人生在世大多數的病痛都是可自然痊癒的小病,病人最須要的是休息、慰藉與信心。十九世紀騎馬出診的鄉下醫師病並沒有現代的診療儀器和藥品,他們的知識比不上現代的醫學生,但沒有人懷疑他們照顧病人的貢獻。何以致之?良好的醫病關係吧!Dr. Shaw在其「醫師之兩難」一書中有如下之敘述「病人要求即使有時不合理,動機是單純的-即減輕疼痛,消除疾病」。科學的語言過於艱深,病人無法明白。一般人期待的是一帖仙丹妙方,服用後百病全消。身為醫者應體會:當他的觀念與病人相距太遠時,治療註定會失敗。醫療行為取決於供需原理更甚於科學法則」。的確,科學的方法推動了醫學的進步,但臨床治療仍應回歸最原始的層面,即良好的醫病關係。 「病人不遵從醫囑」的困擾仍會持續下去,由於病人各異,我們不能期待一個「放諸四海皆準」的方法,因此,聰明的醫師在處理醫病關係時,應學會兼容並蓄(multimodal)、運用社交技巧(sociable)、富於彈性(flexible),並保持良心(conscience);病家們也應體認:維持與醫師良好關係,尊重專業知識與經驗,遵從醫囑,才能獲致最佳的治療效果。 |
|
|
登錄日期:95年7月4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