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雜誌 > 癌症新探 >癌症支持療法專輯
 
蒙面殺手-原發部位不明的轉移癌

國軍左營總醫院血液腫瘤科 鍾立民醫師
台北榮總血液腫瘤科 顏厥全醫師

原發部位不明的轉移癌 (metastasis of unknown origin,簡稱MUO)的定義是經切片診斷確定,但卻無法找到原發部位的癌症。它的發生率約佔所有癌症的3-5 %。MUO發生的原因眾說紛紜,早期的理論認為是腫瘤生長環境的問題:可能是原發腫瘤的部位並不適合癌細胞生長,反而是轉移的位置有較佳的腫瘤生長環境。近年來的假說則認為是癌細胞本身的問題:癌細胞在剛發生時其促使血管新生的能力不足(angiogenic incompetence),腫瘤無法建立足夠的血管網路,養份不足,因此無論在原發或轉移部位均成休眠狀態;但是在轉移部位的腫瘤其基因逐步發生變異後,其促使血管新生的能力增加,而使腫瘤生長速度加快。兩種理論均有其可能性,亟待進一步研究證實。

大部份患者以轉移部位的症狀為其初始臨床表現,轉移部位的依序為淋巴結轉移(26%)、肺轉移(17%)、骨骼轉移(15%)、肝轉移(11%)等,其中約60%患者診斷時合併兩種以上器官轉移。為了能夠找到腫瘤的原發部位,以利醫師做針對性的治療,病人入院後需接受詳細的檢查,包括理學檢查,實驗室檢查,癌症指數檢驗,以及必要的影像學檢查,如胸部X光、電腦斷層攝影、乳房攝影等。對於女性腋下淋巴腺的轉移癌,乳房的核磁共振攝影可以發現約70%的潛在乳癌。正子攝影則尚未發現對MUO的診斷有額外的幫忙。

而MUO最重要的檢查,則是對腫瘤做切片並進行詳細的免疫細胞染色。病理醫師必需進行初步的染色以排除非上皮細胞癌的可能性,如淋巴瘤、黑色素細胞瘤、生殖細胞瘤、神經內分泌細胞瘤、惡性肉瘤等。這些腫瘤各有其特殊的治療方式。當確定為上皮細胞癌後,則需進一步區分腺癌、鱗狀上皮癌以及分化不良的上皮癌。為了能夠找到腫瘤的來源,病理醫師會利用不同的細胞角質抗原(cytokeratin,簡稱CK)染色來做區分。最常用的是CK7及CK20。CK20陽性常見於腸胃道、泌尿道,Merkel細胞腫瘤;CK7陽性則常見於肺、甲狀腺、婦科、乳房、胰及膽道腫瘤。鱗狀上皮癌、肝癌、攝護腺癌及腎臟細胞癌則兩者均為陰性。近年來因為基因醫學的進步,已經有人利用微矩陣列晶片去分析各種腫瘤的基因特性,再進一步回頭來分析MUO的基因變化,希望藉此找出MUO的原發腫瘤部位。不過此一方式仍在發展階段。

大部份MUO的病人因為無法發現原發部位,因此無法使用針對某一腫瘤的治療。傳統上以白金類(platinum)為主的化療處方為最常使用的化學治療。不過針對特殊位置的轉移則另有考量,如婦女惡性腹膜轉移,可視同第三期卵巢癌治療;婦女腋下淋巴結轉移,可視同乳癌併腋下淋巴結轉移來治療;位於縱膈腔或後腹腔淋巴結為主的分化不良上皮癌則可當作生殖細胞瘤治療;頸部淋巴結轉移之鱗狀上皮癌則視同頭頸癌治療。新一代化學藥物如Gemcitabine及Taxane類藥物也有不錯療效,可以嘗試使用。

MUO的預後仍然很差,整體平均中數存活期為5 - 12 個月,多數患者於診斷後一年內死亡,5年存活期為5 - 10 %。因此對於此一腫瘤的確應加強研究,才能揭開它神秘的面具,挽救更多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