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雜誌 > 癌症新探 >乳癌專輯


 


談惡性淋巴瘤的自體周邊血液幹細胞移植

嘉義基督教醫院血液腫瘤內科 黃叔牧 主任

骨髓移植是把正常的骨髓細胞像輸血一樣輸給病人,病人在骨髓移植前先經過超高劑量的化學藥物治療及全身放射線照射,期能完全消滅腫瘤細胞或致病的病源細胞,並使病人的免疫系統徹底受到抑制,以預防植入之骨髓細胞受到排斥,進而重建病人之造血及免疫系統。至於周邊血液幹細胞移植則是在病患先接著化學治療後,再注射白血球生長激素以增加周邊血液中之幹細胞,予以收集以取代骨髓細胞移植的治療方式。
早在三、四十年前,就有學者發現血液中有幹細胞的存在,只是數量很少,無法將其有效的收集。近一、二十年來陸續有人發現接受過化學治療的病人在其造血機能恢復的時候,周邊血液中會有較大量的幹細胞出現,而在接受白血球生長刺激素注射的病人,也會有相同的現象發生。如果給接受過化學治療的病人注射白血球生長刺激素,則血液幹細胞在周邊血出現的量會更多。此時若以血球分離機來收集病人的白血球,則可收到足夠恢復整個造血機能的幹細胞。

根據研究顯示,由周邊血液收集到的幹細胞,比由骨髓收集的幹細胞有更快恢復造血的能力。而且在某些疾病之周邊血液內受到癌細胞"污染"的程度更少,因此越來越多的醫師不再採用傳統骨髓抽取收集的方式,而改從周邊血液來取幹細胞。所以目前對於非血液系統的惡性腫瘤進行高劑量的化學治療時,傾向於以自體周邊血液幹細胞做為造血系統重建的方式。

但對罹患血液系統惡性腫瘤的病人,因其之前均接受過較高劑量的化學治療,骨髓受損較大,周邊血中之幹細胞的收集常不盡理想。而且以自體周邊血液幹細胞做移植,病人疾病復發的機會並不比自體骨髓移植為低。因此對於罹患血液系統惡性腫瘤的病人而言,自體血液幹細胞或自體骨髓移植,兩種治療方式孰優孰劣,仍有待進一步評估。

周邊血液幹細胞收集過程 :
收集的地點常安排在血庫。每次收集所需時間,約需三至五小時,共須收集三至四次 (即三至四天)。周邊血液幹細胞需要量為單核細胞數1-8x108/每公斤體重。將血液分離機管路連接捐贈者或病人之血管,藉白血球分離機收集移植所需之單核細胞,冷凍貯存備用。
收集過程中可能會產生肢端、臉部麻感,乃因血中鈣離子濃度改變,可藉由血液分離速度的減緩、常規服用鈣片或喝鮮奶來緩解,若症狀未改善時可通知醫護人員處理。有部分病人可能會出現寒顫,因血液在體外循環溫度下降所致,可用毛毯或烤燈保暖。
骨髓和周邊血液幹細胞移植後可能發生的併發症:
由於高劑量化學或放射治療後病人的白血球會迅速下降,必須將病人置於一個保護隔離之環境,故在病人移植前接受化學治療時,即開始讓病人住到骨髓移植室或保護隔離室,可以保護病人在移植後和血球恢復前沒有抵抗力的時候,得到安全的照顧,不受外界病源菌的感染。
移植後七至十天左右,是病人最不舒服的時期,因為脫髮、囗腔潰爛、喉痛、腹瀉等
副作用,正是最嚴重的時候。此時可藉由適當的使用止痛藥及止瀉藥來減輕不適。但最重要的是要注意囗腔衛生,病患應合作並規則地做好囗腔衛生工作,否則囗腔潰爛將會是嚴重的感染來源。移植後可能會發生的合併症包括:
(一) 感染: 雖然我們盡力採取預防感染的措施,但是在缺乏白血球來抵抗感染的情況下,發燒是難免的,因此所有的發燒都必須先認定是為感染,並使用多種對抗細菌、病毒或黴菌的抗生素以控制感染。
(二) 出血: 由於化學藥物及放射線照射等治療會使血小板下降造成皮下出血及腦
出血之可能,此時應每天應檢查全身皮膚是否有出血點, 動作宜輕,改孌姿勢要慢,並避免過度的咳嗽及嘔吐,以防顱內出血。
(三) 噁心、嘔吐: 我們會使用止吐劑或輕微的鎮靜劑來預防或減輕其噁心、嘔吐之程度,但在此期間仍建議病人儘量由囗進食攝取營養,及按時服藥。
(四)囗腔潰瘍: 通常在給藥7-1 0天會發生,只要加強囗腔衛生並給予止痛藥即可減輕不適。
(五) 出血性膀胱炎: 化學藥物對膀胱具有刺激性,可能會引起出血性膀胱炎。為了預防,我們會給予大量液體補充以稀釋膀胱內化學藥物之濃度。而液體的給與,常因病人的噁心,嘔吐,而無法利用囗服方式,必需使用靜脈輸液法。這大量液體最後會以小便型式排出體外,可降低出血性膀胱炎的發生機率。

移植後恢復期的自我照顧 :
住院期間的長短,因病人個別情況而異,若病人確定無感染,食慾亦已獲改善,體
能已漸恢復時,即可離院返家。平均住院天數為四至八週。所有病人在出院後,仍需返院追蹤檢查是否有感染之發生。

周邊血液幹細胞移植值得做嗎?
答案是肯定的。大多數的病人之所以會考慮周邊血液幹細胞移植,常常表示傳統化療對疾病的療效不彰,或者疾病進展已瀕臨末期。所以,儘管周邊血液幹細胞移植有可能是一個艱苦的過程,但若可以因而得到健康生命的喜悅,那就值得付出努力了

 

 

登錄日期:96年4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