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誌 > 癌症新探 >胃癌專輯
|
書名:愛是永不止息 作者:冉亮
一、要病人堅強面對。二、要病人在苦難中學習感恩。三、要他們擁有一顆平靜的心靈;她自己因為瞭解這些原理,所以在受苦受難之際,還能將滿滿的愛心分予親友、丈夫、兒女,更能擠出生命最後的一點力量,泣血寫下三十四篇令人動容的文章留給愛子、愛女,我們只能說:「她,真的沒有白來世間一趟了。」 書中對教養兒女有二段敘述特別有趣,其一是在她女兒想要單獨去男友家時,她聰明的不正面拒絕,而要求哥哥給意見,哥哥說出:「如果是我女兒,答案是NO」時,三人都笑歪了;另一段是她止不住「數落女兒」的過錯時,才猛然覺悟「傾聽別人」的感受,她教養兒女,兒女也為她上了一課。唯母為強,她希望兒女們能知道「平衡的生活藝術」,有說「好」的自信,也有說「不」的勇氣,她還要提醒女兒切勿輕忽自己內在的力量,「外塑不如內求」,尊重認真耕耘的價值,對人寬容慈悲,沉著而堅強的面對問題……字字發人深省,句句讓人心痛。有這麼個母親,我們相信她的兒女絕無可能步入歧途的。 作者的姊姊冉白曾問她如果重新來過,是否還願意做化療?她的答案是「不要」,「他們弄錯方向了」,她認為癌細胞擴散,化療殺得細胞到處跑。關於這一點,我們認為冉亮觀點是錯誤的,誠如她的好友嘉麗所說:「你不該認為這只是拖延死亡的時間,而是爭取更多的時間延長妳的生命;尤其現今醫學不斷在進步,妳這種病有可能會出現突破的發展。」冉亮在罹患乳癌後,如果未曾接受化療,相信她不可能再撐過寶貴的七年時間的,這七年,她活得精彩無比,這七年未嘗不是拜化療所賜? 一個平凡人,造就了一個不平凡的人生,冉亮並不刻意隱藏自己內心的脆弱,她和一般人一樣,有恐懼、有怨歎、有痛苦,唯一不同的是,她會痛哭發洩,她會深思,尋求心理的那個主要的「平衡點」,除了反觀自己,還能照亮別人,難怪所有與她相識的朋友,甚或只有緣在文章中認識她的讀者,皆能由她身上獲得心靈上的營養。看了此書,您不會感到憂傷,反而覺得溫馨而平靜。 |
|
|
登錄日期:96年3月23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