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雜誌 > 癌症新探 >子宮頸癌專輯


 


★ 一位腫瘤專科醫師心目中的醫病關係:
如何尋求您的權益? ★

台北馬偕紀念醫院 血液暨腫瘤科 謝瑞坤 主任

三長兩短:掛號時間長、候診時間長、等候領藥時間長;醫生看診時間短、病人為之氣短。這是長久以來醫病關係最常被引用的描述。身為一位醫師自然也無法置身事外。但是回顧過去這二十年來的種種變化,這樣的描述或許不盡公允。一再以這句話來簡單描述目前的醫病關係事實上不但無會有益於醫病關係的建立,反而造成了雙方的疑慮與對立。醫師與病人應該共同努力來克服疾病所帶來的傷害。這種感覺在一個腫瘤專科醫師的體驗尤其深刻。

掛號時間長:由於掛號方式的電腦化及多樣化使得以往大排長龍以求一號的情況很少出現。患者除了傳統的排隊掛號以外,還可用電話語音預約掛號、電話人工預約掛號、掛號機掛號以及上網掛號等,起碼在個人所接觸的各大醫學中心這已不再是個問題。
等候領藥時間長:在電腦化如此普遍的現在應該不是常見的問題,幾乎每次會有類似狀況的發生都是因為電腦當機所引起。通常在門診看完病時用藥的處方就立刻輸入電腦,在計價時處方就會被確定並立即傳到藥局開始配藥作業,也就是說現在已不採用以前要先排隊交付處方、領號碼再排隊領藥的作業方式了。

掛號及領藥的不方便在各醫院的努力之下所獲得的改善應早已有目共賭,但是其他的問題:候診時間長及醫生看診時間短則恐怕在目前的制度下都會是個無解的問題。以一個醫師的角色來看,我無法控制誰來掛號,多少人來掛號;我要做的工作就是在這一個有限的時間內,幫助所有來看我的病患,解決他們所面對的問題。

腫瘤科醫師的立場尤其特別。醫師要去面對各式各樣的不同部位、不同期別的癌症患者,且每個患者都有其獨特的需求來要求醫師幫忙解決。患者的需求各有不同,可能是在接受治療中、可能是在作治療後的追蹤、也有可能是由他院轉來尋求其他意見等等。治療前、治療中及治療後都因不同患者及不同的治療藥物或方式而有所不同。個人需求不同,醫師就要就其所知努力幫病人解決問題。醫師也因此會對不同的病患,在不同的時間需求下盡力解決患者的問題。在三個小時的門診時間裡,醫師可能對一個初診患者花上數十分鐘的時間解釋可能的治療方式及相關的可能優缺點,但對一位複診定期服用荷爾蒙治療的乳癌患者卻只花了兩三分鐘。這就是現況下的特殊性。
要如何在現實的健保制度下求取一個患者應有的權益呢?個人以一個腫瘤科醫師的立場有下列建議:
1.相信健保局。目前健保的給付已提供大部分您將接受的治療方式的相關給付。有給付的疑問最好直接與主治醫師溝通。在開始治療前最好能有相關給付的溝通與了解。
2.把醫師變成一個朋友,一個共同奮鬥的夥伴。心理上要先有準備好與醫師共同努力來解決問題。克服癌症不是病人也不是醫師一人可以單獨去面對的。如果您覺得這醫師與您有緣就要把他變成一個朋友,一個共同奮鬥的夥伴。
3.給自己建立一個詳細的紀錄。要解決問題之前一定要把問題盡量表述清楚。任一位癌症患者都應給自己一個功課,對自己的病程做一個詳細的紀錄。比如在接受化學治療的患者應以自己的感覺,盡量紀錄治療前,治療中以及治療後數日的身體變化。人的記憶有限,事情發生當時立即的紀錄應該最不會有差錯,回憶式的敘述常有遺漏或是誇張。一個有時間及相關事項的紀錄是醫師最歡迎的,因為在診病的過程中這正是醫師需先花時間在腦中建立的。一個簡單但清楚的紀錄可以讓醫師有更多的時間來回答您的疑惑。
4.參與治療方式的決定過程。癌症的治療方式雖然因人而異,但也不是全憑醫師的好惡來決定。癌症的治療在過去四十年來已有相當的進步,許多癌症的治療也有了共識。這類的共識通常是出自許多相關醫師討論的結果,除非有特殊的考量之外,一般的治療建議不應違背這類共識。例如在台灣的國家衛生研究院就有出版許多國內常見腫瘤的治療共識可做參考。既然要成為一個共同奮鬥的夥伴,患者當然要對準備經過的治療過程有充份的參與,藉由與醫師朋友就各種治療方式的討論來建立一個夥伴的關係。
5.不要害怕提出問題。好的醫師夥伴會幫忙盡力解決。治療過程中有問題的最好解決方式就是一份詳細的紀錄。將問題寫下來再與醫師作溝通。醫師不是萬能的,但是一個好的醫師夥伴會盡力幫忙解決各種問題。
總之
『將心比心』恐怕是解決現實問題最好的方式。就一個醫師而言,每一位患者求診自有其需求,需要醫師有一顆敏感的心來盡力解決患者的需求。醫師要能察言觀色以及體諒病人的心境,在盡力作到適當的解釋之後才能開口說『下一位』。以一位患者而言,應該盡量簡單清楚地表達所遭遇的問題,同時也要能體諒其他患者的需求以及醫師的有限時間才行。

 

 

登錄日期:96年3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