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會與雜誌 | 抗癌資訊 | 會員註冊 | 病友園地 | 醫療顧問 | 最新文獻 | 相關網站 | 線上捐款 | 最新消息


紅血球生長激素並不會延長癌症病人的存活期

翰晃

紅血球生長激素應用在發展比較慢的癌症,例如多發性骨髓瘤、慢性淋巴性白血病等。讓病人血色素維持在正常標準可以增加病人存活期及改善生活品質,台灣也曾參加國際性的研究計劃證明它的有效性。

如果癌細胞在缺氧情況下,會導致它分泌血管生長激素,而引發轉移,所以增加血色素及氧氣供應,在化學治療及放射治療都有幫助,因此推論化學治療及放射治療在缺氧的情形下效果會比較差。但這篇頭頸部化學治療及放射治療第三相研究顯示此理論不正確。

這計劃是澳大利亞、德國、法國、瑞典四個國家多中心臨床試驗,其中351名病人包括口腔癌、食道癌、喉癌等。分成兩組的隨機試驗,其中一組給紅血球生長激素,另一組給安慰劑,使用天數是在放射治療的第10到14天,這些病人的基本資料是女性血色素在12以下、男性在13以下。結果在接受紅血球生成治療後有82%病人血色素增加的情形(女性在14以上,男性15以上),使用安慰劑這一組只有15%(26個)的病人血色素可以升到這麼高。在疾病進展方面,使用安慰劑者,反而比使用紅血球生成素者好。不過,研究者認為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結果,可能是在做放射線治療時有5%~15%的病患因某些因素無法加以分析導致分析資料不是很健全;只有70%的病人會按照計劃接受治療。他認為一種計劃有將近33%~45%的病患無法完成,可能是導致研究結果誤差的主要因素。

 

 

登錄日期:92年10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