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會與雜誌 | 抗癌資訊 | 會員註冊 | 病友園地 | 醫療顧問 | 最新文獻 | 相關網站 | 線上捐款 | 最新消息
|
以〝免疫細胞化學糞便檢查〞來篩檢大腸癌 翰晃 糞便潛血反應是大腸癌篩檢方法最基本的步驟之一,其原理是腸道受損黏膜出血,紅血球混合在糞便中,藉此推論下腸道是否有腫瘤情形;但此方式常受其他因素影響致準確度受到質疑,但是大腸鏡檢查較具侵犯性病患比較不能接受。因此要具有高特異性、敏感性又無侵犯性的檢查方法一直是科學家努力的目標,最近,拜分子生物學之賜,英國康橋MRC癌症細胞中心可雷曼博士及其團隊發展出具特異性及敏感性的糞便檢查方法。 可雷曼博士是以糞便中的微小染色體維持蛋白(MCM2)來篩檢大腸癌,因此蛋白只存在正常之大腸黏膜上,而且是隱藏在大腸的基底層,只有在大腸上的腺瘤或腺癌的時候才會經由上皮細胞脫落入糞便中,可雷曼博士用單株抗體以免疫細胞化學糞便檢查法來檢查40名有大腸癌症狀的病人,(其中32名是左邊大腸癌,8名是右邊大腸癌者)與25名健康人做比較,結果發現健康者糞便之微小染色體維持蛋白呈陰性反應,而40名大腸癌患者中有37名微小染色體維持蛋白為陽性反應,陰性反應的那3名是右邊大腸癌患者。 將來此種方法可以用來篩檢左側大腸癌,但右側大腸癌部分仍然是死角,需要盡一步研究。 |
|
|
登錄日期:91年6月14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