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上早期攝護腺癌的預後因子

Cancer 1997;79:2154--61

孫逸仙醫院腫瘤科 譚傳德

攝護腺癌的分期方法其中之一是根據AJCC/ulcc的TNM系統而定。在美國1996年的統計約317,000個攝護腺癌病人,其中約63%為早期癌(200,000人)。除了TNM系統的分期以外自然需要其他預後因子來評估這些早期攝護腺癌的預後與否。在此篇報告之前,曾有以病人臨床症狀及有無其他全身性病症,腫瘤本身的特性(如組織病理的惡性度,染色體異常與否,及染色體數目),血清中攝護腺特殊抗體(PSA),以及治療模式的差異等等來評估預後。在此之中,更以治療前的血清中PSA值和組織病理惡性度最為明顯地與預後相關,也教義唯一般醫師接受病作為臨床應用之處。而本篇別有Mayo chinic的500為早期攝護腺癌病人接受了放射線治療後來評估那些預後因子可做最有效的參考。

本篇共收集500位早期攝護腺癌病人(T1-4 No Mo)全部以放射線治療分析其預後因子以評估治療成效及復發率,結果發現臨床腫瘤分期,組織病理惡性度(gleason score)及治療前血清PSA值為預測臨床及生化檢驗病症後發之最佳預後因子。參考這些預後因子,對低、中、高危險群而言,放射線治療後五年病率,為92%,67%,及24%(p<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