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體周邊血液造血幹細胞移植之捐贈者—權益篇


摘譯自1997年8月份美國血液學學會期刊
高雄榮民總醫院內科部血液腫瘤科 薛爾榮醫師

由於近幾年來周邊血液幹細胞移植之技術漸臻成熟,不但自體周邊血液幹細胞移植 已取代自體骨髓移植,而且異體周邊血液幹細胞移植也有越來越多之趨勢。以目前 收集周邊血液幹細胞的方法,大多採用施打白血球生成激素(G-CSF)於捐贈者身上 以驅動骨髓之幹細胞至周邊血液中,然後再用血球細胞分離機收集取得。因此此一 過程便牽涉到兩個主要的顧慮:一是在健康人體注射生物製劑G-CSF之副作用; 二是血球分離過程對捐贈者之影響。關於以上的問題經由1997年在美國德州M.D. 安德生醫學中心,集全球超過40家專門從事周邊血液幹細胞移植醫療機構之專家學 者討論後得到初步之共識如下:
  1. 以現有的臨床資料來看,白血球生成激素(G-CSF)注射在健康人體之短期觀察 顯示相當安全,並無太大之副作用,被注射的人接受度也很高。
  2. 至於G-CSF之劑量與給法,各家醫學中心莫衷一是,目前仍無統一之規定, 不過一般認為以每天每公斤10μg為最適合,其所驅動之幹細胞較穩定。而再高的 劑量則有導至白血球過多之疑慮,也不符經濟效益。
  3. 較為大眾關心的問題是G-CSF注射後長期的後遺症,尤其是會不會產生"白血病" 更是疑慮之焦點,不過從過去的資料及病例追蹤,截至目前仍無因此藥物而出現 血液惡性疾病之報告,故無法驟下定論,亦無此風險。但是仍需足夠的個案數及 更長時間追蹤觀察才能有最後的結果。
  4. 關於幹細胞收集過程與血小板分離術完全一致;換句話說,只要合乎血小板分 離術的條件者皆可從事周邊血幹細胞之分離。
  5. 對於血球細胞分離後最常見的問題就是全血球減少現象,特別是血小板數目減 少,通常是由於細胞分離過程及G-CSF副作用引起,不過這些現象大多短暫且無症狀 ,不需要治療即可自行恢復,也不需持續追蹤其血球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