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門桿菌和胃癌的關聯

The Link Between Helicobacter pylori And Gastric Cancer

Arvydas Vanagunas, MD,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Medical School

陳明翰

幽門桿菌( H. pylori )是最常見有的感染之一,在美國,大約有30~40%的人受到它的影響,而在得到幽門桿菌的病人中,大約會有百分之一惡化成胃癌,而且五年存活率從1930年以來,都沒有太大改變,只有12%。所以近年來有許多的研究,把焦點放在幽門桿菌和胃癌及胃的淋巴瘤的關連上面。

在因癌症而致死的主因中,胃腺癌(gastric adenocarcinoma)僅次於肺癌,高居第二名(在美國,每年預估有24,000個左右的新病人,被診斷出有胃癌);在先進國家,因為公共衛生及生活水準的提升與進步,幽門桿菌的感染降低,使胃癌的發生率也跟著減少,尤其對小孩子而言。在一些中美洲的落後國家,則剛好相反,胃癌不但非常普遍,它引起的死亡率,更超過50/100,000(美國目前是6/100,000)。事實上,在小孩易得幽門桿菌的國家,其胃癌的發生率,也比其他的國家來的高。

 

在病理上,和幽門桿菌相關的胃的腺瘤有兩種:intestinal type diffuse type intestinal type 較為常見,通常有潰瘍,好發於胃竇(gastric antrum )及胃体之間,但在近年來的美國已大大減少;而diffuse type則穩定維持佔所有胃癌的30%。如果是發生在胃賁門附近的胃癌,則大多和幽門桿菌無關,這種胃癌的發生率在過去10~20年間暴增,佔了美國白種男性胃癌的50%;另一種和幽門桿菌無關的胃癌,其會在胃底造成廣泛的atrophy,這是因自體抗體對抗parietal cells所造成,和pernicious anemia有關。

幽門桿菌的感染一方面會增加胃黏膜細胞發生突變的機會,另一方面會使胃的抗壞血酸鹽(ascorbate)下降,抗氧能力降低,造成DNA易受損,從而促進胃癌的產生。幽門桿菌和胃的惡性變化有著如此強烈的關連,使得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甚至把幽門桿菌,視為Grade 1 carcinogen

因幽門桿菌的茵種不同,造成的影響也互異,感染到cag A(+)菌種的病人,比感染到cag A(-)的病人有較高的機會得到胃癌;Hansson和他的同伴在收集58,000個得到胃潰瘍或十二指腸潰瘍的病人後,發現得到胃潰瘍的病人得到胃癌的機率是平均的兩倍,但十二指腸潰瘍的病人得到胃癌的機率卻減少了40%;幽門桿菌會導致胃潰瘍或十二指腸潰瘍,卻很少同時導致兩者的發生。

Kuipers 和他的研究同伴發現,幽門桿菌感染的病人,如果長時間服用omeprazole(一種抑制胃酸分泌的藥) ,有可能有更高的機率發展成萎縮性胃炎(atrophic gastritis ),所以Acid Supply也有可能是影響因子之一,但現今無更進一步的研究報告發表。

在台灣由Lin及大學同仁所做的研究發現,被幽門桿菌感染的年齡,亦是影響胃癌的因素之一,若在兒童時期感染,則常會導致early-development atrophic gastritis,而成人時期的則易導致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在一項研究中發現,移民到美國的日本人第二代,得到胃癌的機率比第一代低,且和美國本地人相似,由此可知環境因子對胃癌的重要。還有遺傳、飲食、吸煙等因子也會促進胃的萎縮或胃癌的產生。

雖然流行病學的研究都顯示幽門桿菌和胃癌的關係是非常密切的,但由於這些研究(1)缺乏明確的時間性關係(temporal relationship)--即幽門桿菌和癌症同時被發現(2)缺乏動物實驗(3)感染到幽門桿菌的病人得到胃癌的機率少(1%),所以無法證實它們之間的因果性。

儘管如此,Parsonnet 仍建議對幽門桿菌的篩檢及根除,對高危險族群是有意義的,比方說對在美國的日本人;而在未來的發展上,對抗幽門桿菌的疫苗是值得期待的。還有,雖然早期的胃淋巴瘤對抗生素仍有一定的反應,但仍須對這些病人作追蹤,以免變化成更惡性的淋巴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