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慢性期慢性骨髓性白血病使用甲型干擾素治療之治療方針之早期決定


Early Treatment Decisions With Interferon-Alfa Therapy in Early Chronic-Phase 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1998; 16(3): 882-889
台北榮總腫瘤科 董筱玲 醫師 摘譯


研究目的:
針對費城染色體陽性之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患者, 結合治療前之病患特徵及使用甲型 干擾素治療後之早期反應, 試圖找出能夠早期決定日後治療方針的指導原則。

病人及方法:
病患共有二組, 第一組病患由1982年收集至1990年, 共274位病患接受甲型干擾素 治療; 第二組病患由1990年收集至1994年, 共137位病患接受甲型干擾素及低劑量 cytarabine治療; 由第一組病患分析指導原則, 再應用至第二組病患確認其成效。 研究分別於接受甲型干擾素後第3、6、12個月分析治療前之病患特徵及使用甲型 干擾素治療後之反應, 再和將來達到主要細胞基因反應 ( major cytogenetic response ) 的機率來加以比較分析。治療前之病患特徵經單變項分析和預後有關者, 再以多變 項分析選擇主要之預後因子, 於使用甲型干擾素治療後第6個月時加上對治療之反 應一起分析, 以用於預測未來達到主要細胞基因反應的機率。這種模式亦應用在第 3及第12個月來分析, 並使用第二組病患來確認此模式。

結果:
在接受甲型干擾素後第3、6、12個月之治療反應對於預測未來是否能達到主要細 胞基因反應有顯著的相關, 病患治療前脾臟在肋緣下超過5公分或血小板大於700 x 109/L 這二項因子亦和預測未來達到主要細胞基因反應有顯著的相關。在治療後第6個月 發現, 若病患只達到部分血液學反應 ( partial hematologic response ) 或對治療 有抗藥性, 或是雖達到完全血液學反應 ( complete hematologic response ) 但病 患臨床上合併治療前脾臟在肋緣下超過5公分或血小板大於700 x 109/L者, 其未來 達到主要細胞基因反應的機率小於10%。同樣的檢驗模式應用於第3個月, 發現只 有達到部分血液學反應或對治療有抗藥性病患且合併治療前脾臟在肋緣下超過5公 分或血小板大於700 x 109/L者, 未來才有如此低的機率達到主要細胞基因反應。 至於在第12個月, 只要病患達到完全血液學反應且無合併治療前脾臟在肋緣下超 過5公分或血小板大於700 x 109/L者, 仍有15%至25%的機率達到主要細胞基因反 應。

結論﹕
本篇研究所定出的檢驗模式對於費城染色體陽性之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患者是否要繼 續接受甲型干擾素治療, 或是需要改為其他更積極的治療方法如強力化學治療或幹 細胞移植等, 可以提供一個很好的早期指導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