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紅血球生成素(epo)與顆粒細胞刺激因子(G-CSF)合併治療骨髓增生不良症候群病人的貧血

(Treatment of Anemia in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 With 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Plus Erythropoietin:Results from a Randomized Phase ; Study And Long-Term Follow-Up of 71 Patients)

期刊出處:Blood,Vol 92,No 1(July 1),1998:pp 68-75

梁欽琦 整理

90%骨髓增生不良症候群的病人在診斷出此病時便有貧血症狀,而且大部份的病人,隨著時間的進展會逐漸有輸血的需要。低血紅素值會使得生活品質降低,而反覆的輸血也可能造成次發性的血鐵質沉積症。

紅血球生成素(epo)是正常紅血球增生的刺激因子,可能可以改善骨髓增生不良症候群病人的貧血,但是紅血球生成素單獨使用的效力低,約20%,而且只限於治療前不需要輸血的病人。在實驗室的試驗已證明,紅血球生成素合併其他的骨髓細胞激素在紅血球增生上有協同效應。已有五個臨床實驗著手於紅血球生成素與顆粒細胞刺激因子(G-CSF)合併治療的研究,希望有助於改善骨髓增生不良症候群病人的貧血。

現在介紹的這個實驗將病人隨機分為兩組,A組先以G-CSF治療四週後再改以epoG-CSF”合併治療”12週;B組則先以epo治療八週後再合併治療十週。EpoG-CSF均是每天以皮下注射的方式由自己投與,從最低劑量開始,每兩週視需要自動調整劑量。對於治療的反應有兩種:”完全反應部份反應。判斷反應的標準為:所謂完全反應定義為血紅素至少增加至115g/L;而部份反應則定義為不需輸血者血紅素增加15g/L以上,需輸血者輸血需求減低且其血紅素質維持穩定達四週以上。

實驗結果顯示參與合併治療的47人中38%有類紅血球反應,此反應率與治療骨髓增生不良症候群的貧血的其他替代性療法比較起來,似乎相對高些,值得進一步探討。而G-CSF劑量多寡與反應率無關;且反應率在AB兩組的差異不具統計上的意義(A38%B39%),也就是說,AB兩組的反應率可說是一致的。那麼在用epo治療前先使用G-CSF治療是否必要呢?結果是否定的,因為AB兩組的反應率是一致的,表示A組先用G-CSF治療的效果並沒有較佳。此外,病人血清中epo的量及對輸血需求程度的高低與是否對治療有反應具很強烈的相關性。

此研究證明在人體上epoG-CSF具協同效應,由B(先以epo治療)中,9位有反應者中的6位在單獨使用epo時完全沒反應可證明;而且在美國的研究也顯示,對合併治療有反應者在G-CSF停用後,近50%會沒有反應。此外,還發現第五對染色體的長臂有缺失的病人,其血清中epo量及治療前對輸血需求的程度與沒有缺失的病人是不同的,這暗示了有些反應率很差的病人或許可由此解釋;進一步研究或許將有助於發展新治療方式。

此研究裡,一般的副作用微乎其微,最重要的是血小板的減少,特別是在沒反應的病人身上特別顯著。長期追蹤下,71人中28%進展成急性骨髓增生性白血病;71人的平均存活時間為26個月。此長期效應的臨床結果顯示,平均反應持續期比美國的研究結果來的好,而平均存活時間也比國際預後評分系統的資料來的長,這很可能是由於我們納入分析的往往只包括可供評估的病人(病程發展太快者常在實驗之初就退出評估之列)。因此,要評估G-CSF併用epo是否具有有利的影響,仍然需要做一有對照組的實驗來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