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位接受高劑量化療和自體周邊造血母細胞移植患者的感染性併發症

(Infectious complications in 126 patients treated with high-dose chemotherapy and autologous 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出處: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 (1999) 23, 27-33

作者:R Salazar, C Sola, P Maroto, JM Tabernero, J Brunet, G Verger, V Valenti,

JA Cancelas, B Ojeda, L Mendoza, M Rodriguez, J Montesions and

JJ Lopez-Lopez

譯者:林科佃

  1. 前言:
  2. 此報告在討論癌症病人接受高劑量化療及自體周邊造血母細胞移植之後產生的感染性併發症和高劑量化療本身引起骨髓抑制作用所造成的白血球低下的關聯性。並討論預防性抗生素對預防感染發生的效果、發燒時的抗生素治療效用,及減低感染發生的方法。

  3. 研究方法:
  4. 對象:126位小於60歲罹患淋巴瘤或固形癌(solid tumor)的患者接受高劑量化療,之後加上自體周邊造血母細胞移植。平均注入CD34+的細胞量為7.7×106/kg。除了10個病人外,其它病人在造血細胞移植後均接受rhG-CSF的注射(5μg/kg/day)。

    預防性抗生素的給予包括:ciprofloxacin(500mg/12h)、 acyclovir(200mg/6h)、itraconazole(200mg/12h)(分別從第-8, -1, -13天開始口服使用,直到白血球計數恢復為止。)。

    發燒的治療:病人先靜脈注射imipenem,如果發燒超過2-3天再給vancomycin,超過5天再給amakacin,到了第7, 8天還發燒再給amphotericin B 脂質複合物。

  5. 研究結果:
  6. 嚴重的中性白血球低下(指中性白血球<0.1×109/l)平均持續5天,有72%的發燒和50%的菌血症在這期間發生。發燒共119例,69例(55%)是無明確原因的發燒,50例(40%)是臨床或微生物學可證實有感染的發燒。菌血症共40例,這40例的菌血症當中有30件可找到革蘭氏陽性菌,這30件中的25例是由凝血酵素陰性的葡萄球菌所引起,這25例中又有24例是和導管有關的感染,而感染之後並沒有把導管拔除就可利用抗生素成功的治療。其餘的感染包括:和導管有關的感染:35例,呼吸道感染:11例,念珠菌感染8例,嚴重的牙齦炎3例,庖疹3例,蜂窩組織炎2例等。

  7. 結論:

(1)發燒和菌血症的高發生率(分別為94%和31%)和預防性抗生素的缺乏效力持續5天的嚴重白血球低下有密切的關係。

(2)自體周邊造血細胞移植較自體骨髓移植可使造血功能更快恢復正常,如果再注射rhG-CSF可使造血功能恢復的更快。本研究有80%的病人接受超過5×106個CD34+cell/kg,這也使病人的造血功能恢復的更快。本研究平均只用兩種靜脈注射抗生素,抗生素使用期間僅7天,僅2%的病人需用amphotericin B。相較於文獻上曾報告過自體骨髓移植病人的結果(平均使用4-7種抗生素,抗生素使用期間11-23,天,有30-80%病人須使用Amphotericin B)是好了許多。

(3)病人發燒時使用imipenem當作起始的單種抗生素治療,如果發燒持續,再加上vancomycin和amikacin,這樣的用藥對於控制感染有很好的效果,也降低了抗生素的使用量。

(4)本研究使用Itraconazole作黴菌之預防性治療。雖有報告指出Itraconnazole可預防中性白血球低下患者得到Aspergillus感染,但本研究仍有2%的病人得到侵襲性Aspergillus感染,這和自體骨髓移植的成績是類似的。

(5)導管相關的感染在某些情況下(如皮下發炎超過兩公分,因GNB, S. aureus, Candida, mycobacteria, Bacillus引起之感染,病人情況急速惡化,或血液中培養持續陽性),需拔除導管。但本研究中73%有因凝血酵素陰性的葡萄球菌,引起之導管感染,可成功以抗生素治療,而不需拔除導管。

(6)儘管使用自體周邊細胞移植可減少白血球低下的天數,但是大部分接受高劑量化療的病患還是會有發燒的情況發生,且其中有40%是臨床或微生物學可證實的感染,所以找出可降低感染的方法是很重要的。最近有人報告預防性的使用rifampicin和ciprofloxacin能有效解決這個問題,因為預防性的使用這兩種抗生素之後只有57%的病人會發燒,13%證實有感染,沒有人發生菌血症。此外,體外培養造血母細胞的技術和新細胞激素的發展也可幫助降低白血球低下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