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癌症醫療文獻 |  回首頁  |


Lomeguatrib與Temozolomide併用對未曾接受化療的轉移性表皮黑色素瘤的療效:
與Temozolomide單獨治療相比較的隨機試驗報告

J Clin Oncol, 2007, Vol. 25:2540-5
By Malcolm Ranson, Peter Hersey, Damien Thompson, et. al

譯者:鄧仲仁

一、 研究背景

Temozolomide (TMZ)是一個口服的甲基化助劑(methylating agent),藉由甲基化鳥嘌呤(quanine)的第6個氧基位置(O6)抑制DNA合成。它主要用於治療原發性中樞神經系統腫瘤與黑色素瘤,被證實具良好耐受性、且與dacarbazine﹝是目前對晚期(advanced stage)黑色素瘤的標準治療藥物﹞至少具同等療效。但以TMZ或dacarbazine單獨治療黑色素瘤,可能會因為「O6甲基鳥嘌呤DNA甲基轉移酵素(O6-methylguanine DNA-methyltransferase, MGMT)」的修補機轉,而使腫瘤對藥物產生抗藥性。


Lomeguatrib (LM)是一個「MGMT抑制物」,過去第I期(phase I )研究發現40-80mg口服LM藥物可以100%壓制週邊單核細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之MGMT活性,,因此與TME併用或許可以克服MGMT造成之抗藥性。我們進行本臨床試驗即在評估,LM合併TMZ治療進行性黑色素瘤,其腫瘤反應率、藥效學影響(pharmacodynamic effects)、以及安全性。

二、 研究對象與方法

我們收案的對象為無法手術切除的第III或第IV期表皮黑色素瘤病患,他們都沒接受過全身性化學治療(chemotherapy native)。將他們隨機分派成2組:「LM+TMZ合併治療組」;接受口服每日劑量LM 40∼80 mg及口服劑量TMZ 125 mg/m2,以及「TMZ治療組」接受口服TMZ 每日劑量200 mg/ m2;治療療程均是每28天一個循環,每次循環給藥5天,在第1至第5天給藥,最多治療6個療程。TEM+LM合併組,TMZ的給予是在LM口服2小時以後給予。「TMZ治療組」的病患如果發生疾病惡化時,在情形適合下,准予改成「LM+TMZ治療組」。

三、 研究結果

我們總共收案了104名病患,「LM+TMZ治療組」與「TMZ治療組」各有52名;而「TMZ治療組」中有27名病患在疾病惡化時轉而接受LM+TMZ治療。一開始,腫瘤切片檢驗顯示,(LM+TMZ治療組)LM每日劑量使用40 mg者,其MGMT有快速恢復的情形,因此LM劑量逐漸往上提升,先每天60 mg,再每天80 mg。


腫瘤反應率在「LM+TMZ治療組」為13.5%,「TMZ治療組」為17.3%。經過TMZ治療仍疾病惡化的病患,轉而接受LM+TMZ治療後,並沒有獲得治療效果。平均疾病進展時間(median time to disease progression)在「LM+TMZ治療組」為65.5天,「TMZ治療組」為68天。所有的治療都具良好耐受性,但仍常發生血液學與腸胃道副作用。「LM+TMZ治療組」有較高的血液學副作用(血球低下)。

四、 結論

本研究結果並無法支持抑制MGMT能增強TME治療黑色素瘤的療效。LM合併TMZ的治療,在本臨床試驗的劑量組合下,其療效與TMZ單一治療大約相當。本研究發現MGMT的活性在LM+TME合併治療期間結束後仍會恢復,這意味了為了要使腫瘤內的MGMT仍持續耗盡,LM的服用可能必須維持至TMZ服用之後。

 
 
登錄時間:98年10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