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者:鄧仲仁 
        一、 研究目的
          已有報告證實,在胚胎細胞型(germ-line)基因中,有HRPT2基因的突變與一種家族性副甲狀腺高能症:「副甲狀腺高能-顎腫瘤(hyperparathyroidism-jaw 
          tumor, HPT-JT)症候群」相關。因此我們在散發性副甲狀狀癌的病患中找尋HRPT2基因(帶有parafibromin蛋白的密碼),評估此基因是否會增加罹患副甲狀腺癌的危險性。
        二、 研究方法
          我們從15名罹患副甲狀腺癌的病患(發病時均沒有原發性副甲狀腺高能症家族史,也沒有HPT-JT症候群的表現)中得取21個副甲狀腺癌的樣本(包括有5個原發性癌、6個局部復發性癌、10個遠端轉移性癌),直接定序HRPT2基因的密碼區(full 
          coding region)與鄰近接合區(flanking splice-junctional region)。15名病患中,有10名病患以周邊血液白血球做為胚胎細胞型生殖系列細胞DNA 
          (germ-line DNA)的來源,有1名病患以正常的肌肉細胞為來源,另有4名病患無法取得樣本。此外,我們也研究這項基因變異的體細胞本質(somatic 
          nature),同時找尋癌細胞是否有腫瘤特異性的HRPT2基因異質性的消失(tumor-specific loss of heterozygosity)。
        三、 研究結果
          罹患副甲狀腺癌的15名病患中,有10名病患具HRPT2的突變,這突變都被預期會使基因解碼的parafibromin蛋白質不活化。從5名病患中已有2個明確的HRPT2突變區被找到,且有1個腫瘤被發現有突變且喪失異質性(loss 
          of heterozygosity)而造成biallelic inactivation的情形。有6名病患被證實至少有1個HRPT2的基因突變在其體細胞中。另外有一個出乎意料的發現則是,有3名患者的副甲狀腺癌的HRPT2突變被證實有胚胎細胞型的基因突變(germ-line 
          mutations)。
        四、 結論
          散發性副甲狀腺癌常有HRPT2的突變,這項突變可能具有病理遺傳學上的重要性。散發性副甲狀腺癌的某些特定病患具有胚胎細胞型的HRPT2基因突變,可能會發生HPT-JT症候群(HPT-JT 
          syndrome)或是相關表型的變異(phenotypic vari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