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會與雜誌 | 抗癌資訊 | 會員註冊 | 病友園地 | 醫療顧問 | 最新文獻 | 相關網站 | 線上捐款 | 最新消息


再生不良性貧血接受免疫抑制療法後的病童演

變成骨髓發育不良症候群(MDS)與AML的危險因子之評估

Risk Factors for Evolution of Acquired Aplastic Anemia into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and AML after Immunosuppressive Therapy in Children

Blood, 2002, vol.100, no.3, 786-90

By Seiji Kojima, Akira Ohara, Masahiro Tsuchida, et al.

譯者:鄧仲仁

一、 研究背景與目的

長期存活的後天再生不良性貧血(aplastic anemia, AA)病童在接受免疫抑制療法(immunosuppressive therapy, IST)後,會有較高罹患骨髓發育不良症候群(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MDS)與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 的危險性。然而,這樣的結果是起因於「本質即為再生不良性貧血(AA)的自然病程,在存活期延長後而出現」或是導因於治療而出現的次發性疾病,則未有定論。本研究即在評估再生不良性貧血(AA)接受免疫抑制療法後的病童,演變成骨髓發育不良症候群(MDS)與AML的危險因子。

二、 研究對象與方法

在1992年11月至1997年9月期間,有113名罹患再生不良性貧血(AA)的兒童,在診斷時的細胞基因均正常,並接受各種藥物的免疫抑制療法(IST),包括:抗胸腺細胞球蛋白(antithymocyte globulin)、環孢靈(cyclosporin)、danazol,有些則合併給予G-CSF(顆粒性白血球群落生長因子)。本研究以「卡氏成比危險模式(Cox proportional hazards model)」來評估造成骨髓發育不良症候群(MDS)與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的危險因子。

三、 研究結果

113名病患中,有12名在診斷後第9至第81個月被診斷有骨髓發育不良症候群(MDS),計算其累計發生率(cumulative incidence)為13.7±3.9%。被診斷骨髓發育不良症候群(MDS)時,出現了以下的細胞基因異常:第7號染色體單體(monosomy7)(6名)、第7號染色體單體合併第21號染色體三體(monosomy7/trisomy21)(1名)、第11號染色體三體(trisomy 11)(1名)、del (11)(9?:14)(1名)、add (9q)(1名)、add 7 (q 32)(1名)與第9號染色體三體(trisomy9)(1名)。以多變異分析後,統計有意義的危險因子,包括使用G-CSF治療的日數多寡以及治療後6個月對治療無反應。

四、 結論

根據本研究的結果,我們認為:對免疫抑制療法(IST)無反應的病患,「長期使用G-CSF」與「續發性骨髓發育不良症候群(MDS)」有密切的關聯性。

 

 
 
登錄時間:91年8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