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會與雜誌 | 抗癌資訊 | 會員註冊 | 病友園地 | 醫療顧問 | 最新文獻 | 相關網站 | 線上捐款 | 最新消息


慢性骨髓細胞白血病發生急性芽期變化後,影響存活期的因子

Factors affecting duration of survival after onset of blastic transformation of chronic myeloid leukemia

BLOOD,1 APRIL 2002; 99:7:2304-2309

Jyoti Wadhwa, Richard M. Szydlo, Jane F. Apperley, Andrew Chase, Marco Bua, David Marin, Eduardo Olavarria, Edward Kanfer, and John M. Goldman

譯者:鄧仲仁

一、 研究目的:

慢性骨髓細胞白血病的病程有三個階段:疾病通常是在「慢性期」被診斷出來,之後會轉變為「加速期」,再進展到「急性芽期變化」(BT)。「急性芽期變化」看起來像急性白血病,但是此病的復發率高且預後不好,發作後的平均存活期只有3到6個月。因目前並無治療「急性芽期變化」病人的標準療法,故我們想分析有那些因素會影響此病的治療反應及存活期。

二、 研究對象與方法:

從1995年1月到2000年12月,我們分析了78個連續轉到Hammersmith醫院就醫的慢性骨髓細胞白血病「在急性芽期」的病人,「急性芽期變化」的定義是在血液或骨髓中的芽細胞(blasts)超過30%,或是骨髓外有芽細胞沉積(blastic deposits)。芽細胞的免疫表型(immunophenotyping)顯示,有57位是骨髓性;19位是淋巴性;2位是兼有二種細胞表現型。病人的平均年齡是39.1歲(11.3到73.4歲),其中有55位男性及23位女性。

三、 結果:

所有病人平均存活期是8.2個月(95% CI, 6.4-10)。淋巴性芽性變化(lymphoid BT)的病人存活期較骨髓球的病人長(平均11.2個月比上6.9個月, P=.052)。病人的起始治療也不盡相同:41位病人接受細胞毒殺性藥物治療(cytotoxic drugs);8位接受自體或異體骨髓移植;21位接受STI571(imatinib mesylate,Gleevec)治療;1位接受放療;7位未接受治療。共有25位(32%)達到第二次慢性期,接受STI571治療的21個病人中有6個(29%);而接受化療、移植、放療的50位病人中有19個(38%)。達到第二次慢性期的病人,其存活期較長(平均為發生芽性變化後12個月比上6.3個月, P=.0004)。而經由多變數分析得知,血中為獨立之不良預後因子有超過50%的芽細胞及存在有細胞基因(染色體)的進展惡化。

四、 結論:

「急性芽期變化」後的平均存活期在近幾年已經不斷地增加,但仍然不能讓人滿意。我們期望可能藉由結合STI571及細胞毒殺性藥物治療能造成更好的結果。

 
 
登錄時間:91年6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