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會與雜誌 | 抗癌資訊 | 會員註冊 | 病友園地 | 醫療顧問 | 最新文獻 | 相關網站 | 線上捐款 | 最新消息


乳癌患者以FDU吸收狀況的正子造影之相關之研究

Biologic Correlates of 18Fluorodeoxyglucose Uptake in Human Breast Cancer Measured by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出處: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2002, vol.20, no.2:379-87

作者:Reinhard Bos, Jacobus J.M. van der Hoeven, Elsken van der Wall, Petra van der Groep, Paul J. van Diest, Emile F.I. Comans, Urvi Joshi, Gregg L. Semenza, Otto S. Hoekstra, Adriaan A. Lammertsma, and Carla F.M. Molthoff

譯者:鄧仲仁

一、 研究背景

曾有研究報告,罹患乳癌的病患若以18fluorodeoxyglucose(18-氟化去氧葡萄糖,一種葡萄糖的類似物,以下簡稱FDG)進行正子造影(PET),會有不同量的吸收,其中小葉型癌(lobular cancer)的吸收量尤其低。然而到目前為止,仍沒有令人信服的生物機制可以解釋這種現象。這項研究以FDG被人體吸收的量,配合各種生物標記,希望能夠得知參與其中的生物機制。

二、 研究方法與對象

研究對象為1998至2000年間,確診為乳癌的54名病患(其中一名病患有2個原發乳癌病灶,因此總數為55個樣本),這些病患的年齡分布自34∼85歲,平均年齡為60.4歲。 在這些病患接受手術切除前,給予手術前的FDG正子造影(18FDG-PET),影像結果由三位醫師以四分計分法(four-point score)進行判讀。癌病灶的切片使用下列物質的免疫組織化學染色:葡萄糖轉送體1(glucose transporter-1, Glut-1)、hexokinase (HK) I、II、III、巨噬細胞、hypoxia-inducible factor-1-alpha (HIF-1α)、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165)及微血管。除此之外,還評估癌症的分裂活性指數(mitotic activity index, MAI)、壞死程度、淋巴球的數目及癌細胞數量/體積比。

三、 研究結果

FDG的吸收量與下列均呈正相關:葡萄糖轉送體1(Glut-1)表現(P值<0.001)、分裂活性(MAI)(P值=0.001)、壞死程度(P值=0.010)、癌細胞數量/體積(P值=0.009)、HK I的表現(P值=0.019)、淋巴球數量(P值=0.032)以及微血管密度(P值=0.032)。而HIF-1α、VEGF165、HK II、HK III及巨噬細胞,與FDG的吸收量均無關。但事實上,HIF-1α與HK II對分裂活性(MAI)及葡萄糖轉送體1(Glut-1)都有其價值存在。

四、 結論

乳癌病患所表現的FDG吸收活性代表著:微血管運送養份的功能、葡萄糖轉送體1(Glut-1)將FDG運送到細胞內、將FDG帶進醣酵解作用的HK、癌細胞數量/體積、分裂速度(從壞死程度亦可得知)、淋巴球數目(而非巨噬細胞數目)、HIF-1α與葡萄糖轉送體1(Glut-1)的上游迴饋(upregulation)有關,也有間接相關。這些因素共同解釋了乳癌對於FDG有不同吸收量的特徵,也說明了小葉型(lobular)乳癌會有低吸收量的原因。

 
 
登錄時間:91年3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