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會與雜誌 | 抗癌資訊 | 會員註冊 | 病友園地 | 醫療顧問 | 最新文獻 | 相關網站 | 線上捐款 | 最新消息
高劑量化學治療以及自體血液幹細胞移植用於鎖骨上淋巴結轉移的乳癌病人
High 
  Dose Chemotherapy and Autologous Blood Stem Cell Support in Women with Breast 
  Carcinoma and Isolated Supraclavicular Lymph Node Metastasis
| 出處: | CANCER 2000, Vol.88, p790-5 | 
| 著者: | Rcik Abraham, Tracy Nagy, Paul E. Goss, Michael Crump | 
| 譯者 : | 許甯傑 | 
| 1. 
      背景:  大約33%的乳癌在第一次復發時是出現在胸壁、腋下、以及鎖骨上淋巴結(supraclavicular 
      lymph node,簡稱SCN)。單獨的鎖骨上淋巴結轉移比起其他常見處的轉移,算是比較少見的,但研究發現,在鎖骨上淋巴結轉移的乳癌病人中,大約有80–90%的病人之後會出現遠處轉移(distant 
      metastasis)的情形,因為這樣高的發生率,在臨床上它已被視為腫瘤擴散的前兆。單獨鎖骨上淋巴結轉移與其他部位轉移的預後是相似的,但是相對於已出現遠處轉移的病人,只有鎖骨上淋巴結轉移的病人處於病程的早期,可能對於高劑量化療(high 
      dose chemotherapy,簡稱HDCT)的反應較佳。 
       2. 
      方法:  20位多倫多醫院(The 
      Toronto Hospital)的乳癌婦女在只有鎖骨上淋巴結轉移的情況下,接受高劑量化療(HDCT)以及周邊血液幹細胞移植(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所有的病人對於4–6個週期的引導期化療(induction 
      CT)都有反應(所採用的是含有anthracycline的療程,或者是單獨使用taxane)。之後,病人再接受增強期化療(intensive 
      CT),使用的藥物包含mitoxantrone,64 
      mg/m2、cyclophosphamide,6000 
      mg/m2、以及carboplatin,800-2000 
      mg/m2,所有的藥物分成4天給予,之後再給予病人的自體周邊血幹細胞。幹細胞移植後,在可行的情況下病人可以接受鎖骨上窩(supraclavicular 
      fossa)之局部放射線治療,如果病人的賀爾蒙受器(hormone 
      recepoter)為正價,亦可以給予tamoxifen治療。    追蹤28個月(中位數)之後,20位病人中有13位存活,其中11位(55%)保持完全緩解(complete 
      remission)的狀態。沒有因為治療本身導致死亡的情況發生。病人的存活時間為37個月(中位數),如果從幹細胞移植完成算起(event 
      free survival,簡稱EFS)存活時間為32個月(中位數)。其中11位病人接受了鞏固性放射線治療(consolidative 
      RT),經由單變數分析之後發現其有較好的EFS(P=0.02)。 4.  
      結論:  根據1993年Kiricuta 
      et al.的報告,乳癌病人只有鎖骨上淋巴結轉移時,約有24個月(中位數)的存活時間,這個結果與轉移發生在其他部位的病人的存活情況相似。此研究顯示,這類單獨鎖骨上淋巴結轉移的病人如果本身對化療有反應的話,長期的預後可以因高劑量化學治療合併自體周邊血幹細胞移植而更佳。此外,實驗結果也建議在自體血液幹細胞移植之後,應該盡可能給病人鎖骨上窩放射線治療。然而,單獨鎖骨上淋巴結轉移的比例不高,所以目前的報告是否能適用於接受標準療法的病人,仍有待進一步研究。 | ||
| 登錄時間:89年11月1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