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髓球性白血病的非淋巴性芽球期--
162例第一次救援治療三種療法的分析


出處: cancer, 1999, 86/12, p:2632-41
譯者: 民生醫院 許裕燦主任


一、背景
    CML在芽球轉形時(CML─BP),療效相當差,尤其以非淋巴性的病況為甚,中值存活只有2─3個月,而且傳統藥物的毒性也大。CML的惡化和bcr─abl的hypermethylation 有關;Decitabine是pyrimidine類的藥物,可抑制DNA的methylation。以前的研究發現,它對於一些血液的癌病療效不錯,所以本文將研究CML─BP(非淋巴性)時,分別以Decitabine、以Ara─C為基礎的Intensive Chemotherapy(IC)、及以一些single agent(SA)例如homoharringtonine,三組不同的治療,關於其療效、存活和毒性的評估及比較,做一論述。

二、方法

    收集1986─1997年間罹患CML─BP(非淋巴性芽球)的成人病例162例,重點放在第一次救援治療的分析;CML─BP的定義是:血液或骨髓中有芽球30%以上,或有髓外芽球病灶。 90例治以IC (以HDAC為主軸的聯合化療),31例治以Decitabine (早期的病例用1000mg/m2/療程,分5天,每天2次用藥,但因骨髓抑制的緣故,後來的病例改為500mg/m2/療程),另41例則治以SA,例如Hydrea、homoharringtonine、hycamptamine及fazarabine等,再統計分析。

三、結果

    這三組病例,除年齡外,各組間治療前的特性並無差異。療效方面:36例(22%)有效,他們分別是: IC組28%,Decitabine組26%,這兩組效果相當,而SA組則為7%。全部病例的中值緩解期為29個星期,中值存活為22個星期。Decitabine組的病例,雖年齡較大(>50歲)者的比例偏高(P<0.004),但存活有較好的傾向。就中值存活來說:Decitabine組為29個星期,IC組為21個星期,SA組為22個星期;若就只年齡較大者(>50歲)來說,則Decitabine組之存活優於其他的治療組(P<0.01)。有關預後的多項變數分析,也確定Decitabine是延長病人存活的獨立因子(P=0.047)。毒性方面:這三組病例,骨髓抑制所造成的併發症,是最主要的副作用;因而發燒者,在IC組94%,Decitabine組85%, SA組80%;aplastie death在IC 組為9%,Decitabine組10%, SA組2%;Early death在IC組為6%,Decitabine組0,SA組10%;非血液的嚴重毒性,在Decitabine組並不發生,而IC組為20%,SA組17%。

四、討論

    在CML,bcr-abl基因之Pa promotor region,如有hypermethylation時,病情就容易惡化,Decitabine則有抑制這種作用的機制而具療效。本文的研究發現,Decitabine對CML─BP的反應率26%,其缺點是骨髓抑制及其相關合併症;非血液的毒性輕微,治療後也無早期死亡的病例發生。使用Decitabine的病例,雖年齡普遍較大,但存活卻有較好的傾向:相較於IC組的21個星期,及SA組的22個星期,Decitabine組的中值存活為29個星期,這點在年齡大於50歲者更為明顯。所以,就藥物毒性和存活而言,Decitabine較IC好,尤其以年齡較大者為然。 總結來說:Decitabine治療非淋巴性的CML─BP,療效令人鼓舞,來日的研究,將朝向使用較低的劑量,或結合其他藥物,例如:homoharringtonine、LDAC及IFN─a等,來治療CML的每一期相(all CML phases)。


登錄日期:89年5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