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預後評分系統在骨髓發育不良症候群之應用
Applic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Scoring System for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


出處: Annals of Oncology 10: 825-829, 1999.
作者: B. Maes et al.
譯者: 陳勁帆






一、前言:
FAB(French-American-British )Classification(1982)在骨髓發育不良症候群(MDS)中已被廣泛應用,但在預測病人預後方面卻有缺陷,如FAB分類上同一亞型的病人,其預後差異相當大。為了改善這個問題, 1997年三月,一個國際性的研討會分析了MDS病人的資料後發現,主要影響預後的因素有骨髓芽細胞數、細胞減少和染色體異常等,,因而設計了一種新的骨髓發育不良症候群(MDS)的國際預後評分系統(IPSS)。此研究的目的即在將此系統運用在一個中心的MDS病人,並與FAB(French-American-British )Classification比較。

二、方法:
我們以和上述研討會所用的類似的標準選出184位在1980到1977年間被診斷為MDS的病人為對象,而與研討會研究的病人不同點在於,我們的病人是在不同的時間被診斷為MDS,且有相對多數(184中的102人)是在最近七年診斷出的。此外,有30位已接受過AML的高劑量化療。

三、結果:
IPSS將整體的病人分為明顯不同的四個預後族群(p=0.0001):低危險群、中危險群-1(INT-1)、中危險群-2(INT-2)以及高危險群,而存活時間中位數分別為6.5, 2.6, 1.3及0.75年。而以診斷時間分組分析的結果與整體的結果類似。病人亦以60歲為界分為兩組,可以看見大於60歲的那一組其存活時間較短(IPSS亞型為中危險群-2(INT-2)的除外)。我們亦可在FAB分類各亞型中統計出其在IPSS中的分佈:RA病人(58位)在IPSS中為低危險群至中危險群-2;RARS病人(23位)可分為低危險群和中危險群-1;RAEB病人(53位)則絕大多數分佈於中危險群-1和中危險群-2之間;RAEB-t病人(23位)為中危險群-2和高危險群;CMMoL病人(27位)則是分佈於低危險群、中危險群-1和中危險群-2。對於進展成AML的比率也符合IPSS的分組:低危險群:16%,中危險群-1:26%,中危險群-2:30%,高危險群:62%。

四、討論:
雖然IPSS有其限制,如有些分析資料(如染色體結果)不易取得,以及不能預測對治療的反應等,其仍不失為評估MDS病人預後及進展成AML機率的相當有效的方法。我們的結果肯定IPSS能非常有效地將MDS分為四個明顯不同的預後族群,而比起FAB,IPSS是一個更進步的,更能區別預後的分類方法。

登錄時間:89年1月26日